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通过对新材料65MnV进行力学性能、组织品粒度、冷加工性能、耐磨性等一系列试验,对实验结果深入分析.对比原塑料磨具整体淬火顶杆常用材料65Mn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时的局限性,针对塑料磨具整体淬火顶杆的技术要求,确定65MnV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可有效避免使用失效,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从模坯锻造及预处理、热处理、机加工、电加工、表面强化和模具使用等方面,叙述了提高3Cr2W8V钢热挤压模寿命的工艺措施及要求。生产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工艺设计的潜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3.
中厚板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245级管线钢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密度、泊松比、杨氏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比热)和热模拟压缩实验获得的高温变形时应力—应变曲线等试验数据为基础,在MSC.Marc软件中建立了该钢种材料数据库,并建立了中厚板多道次轧制过程的二维有限元模型。以铸坯厚度为220mm、成品厚度为25.4mm的热轧过程为例,通过对轧件与轧辊接触面间换热系数采用取不同常数值的方法,并依据其生产时所采集的各道次相关工艺参数,对该轧件全道次热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各道次的轧制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轧件与轧辊间接触面换热系数的最佳值。利用本文模型对厚度为180mm的轧件单道次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变形工艺参数(轧制温度、道次压下率和轧制速度)对变形区等效应变和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轧机设备能力及生产现场条件允许时,高温粗轧阶段纵轧道次可采用低速大压下率进行轧制成形,使变形较充分地向轧件芯部渗透,从而使钢板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有效改善钢板的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证明 ,加入钒及稀土后的 ZG2 0 Cr1 VRE钢在常规力学性能、小能量多冲弯曲抗力、断裂韧性、耐磨性及使用件的应用等方面优于 ZG2 0 Cr1钢 ,并对强韧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纸页结构、纸浆性能、抄造工艺参数等诸因素的定性分析,定量表现在成纸的挺度、强韧性和平整性等理化性能,都对纸容器加工成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与纸容器加工成型的关系,以期对纸张生产和纸容器加工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H13钢加厚模在淬火过程中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是确保获得最佳的强韧性及热疲劳抗力的关键,也是确保淬火质量的关键。分析结果表明,在H13钢淬火过程中,操作不当是使加厚模产生裂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介绍高速钢刀具强韧化处理的几种常规方法,分析了QPQ技术处理高速钢刀具的基本原理以及三种改进的QPQ技术,包括循环QPQ技术、深冷和QPQ的复合处理技术、激光硬化和QPQ的复合处理技术,并列举了改进的QPQ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Al-Li合金强韧化机理及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Al-Li合金强韧化的内部机理和外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提高Al-Li合金强韧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6×36SW+IWR卸船机用钢丝绳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6×36SW+IWR-42.5 mm卸船机用钢丝绳的研制过程,包括制绳钢丝用原料的选择,钢丝热处理和拉拔工艺参数、钢丝绳结构和钢丝绳捻制工艺参数的确定。结果表明,总压缩率为80%~85%,平均部分压缩率为15%~20%,可得到制绳用钢丝良好的力学性能。采用股淋油润滑新工艺能有效提高钢丝绳耐疲劳性能,并显著提高股间钢丝的润滑效果,生产的卸船机用42.5 mm钢丝绳平均装卸量达到58万t。  相似文献   
10.
对35Si2CrVB钢的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形变热处理工艺为:950℃奥氏体化后,立即进行高温轧制,形变量ε=27.2%,迅速水淬,在250-420℃范围回火,均能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其强化机理是位错强化、结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