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神"理论是一个极其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其内涵也是随着社会和艺术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庄子较早明确提出了形神问题,他重神轻形的形神观,从理论上为日后我国文学艺术理论的形神观奠定了基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是杰出的小说家,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得到了世人的注目和认可。劳伦斯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有着其独特的风格,他的文艺伦理中有着大量的传统思想意识,他强调文学的道德功能、伦理功能、文学的地位等等。劳伦斯的文艺思想与中国的文论思想有着很多的共鸣之处,比如人与自然共处、人与人和谐共处、二位一体对立统一、人性自然的回归等。  相似文献   
3.
《宇宙人文论》作为一部重要的彝族历史文献,对彝族史学研究有深刻意义。以《宇宙人文论》的文本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对其编撰特色及其史料价值的研究,从而深入探讨了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Z1)
"夜半钟声"是一个绵延近千年的诗学争论,从最初欧阳修提出"夜半钟声"有无的质疑,到明清以后转入对文学本质的关注和探寻,"夜半钟声"在中国文论中勾勒出一道清晰的思想轨迹。在梳理这条轨迹的基础上,引入耀斯的审美经验分析框架,以中西方文论对话的方式,对"夜半钟声"展开创作、感受和交流的多层次的分析,推进到新的研究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科技的发展要求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高性能纤维材料得以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开发现状和在航空航天、工业及体育用品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大陆文学原理的教材编写经历了建国前、建国后三十年和新时期三个历史阶段,为文学理论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逻辑平台.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出路在于:首先应编写具有原创性的原理文本即大学文学原理教材,其次是建立形而上层次的文论哲学.  相似文献   
7.
文论述我们为广大企业用户开发的数据挖掘商业应用平台的需求分析,对数据挖掘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数据流程图.重点探讨了平台应该具备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并给出了详细的需求描述.  相似文献   
8.
Web数据挖掘是将数据挖掘技术和理论应用于对WWW资源进行挖掘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论述了Web数据挖掘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简单介绍了个性化搜索引擎的一些情况,最后论述了Web数据挖掘在个性化搜索引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3)
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是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方面。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可采用的基本标准包括两个侧重点。其一,侧重考察在中国文化思想为本位基础上的文论思想传达之连贯性,看译文是否符合原文论的理论思想框架和原文本的基本表述特征;其二,侧重考察译文的文学艺术再现,看译文以旨在构建与异域视野的亲和力为目的的内容添加和言说方式调整,以及由此构建的译文文学形式特征。在批评实践中,若二者出现冲突,则以前者为主。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模式构建要点包括文本客体研究与主体研究、对原文和译文全部或抽样对比研究、效果评价和价值判断等。  相似文献   
10.
张旭 《山西建筑》2010,36(3):51-52
对西方自20世纪以来诸多批评理论及其对建筑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反思该如何借鉴西方的理论,以此更好的进行文本阅读、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