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23篇
机械仪表   295篇
建筑科学   64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40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simulation to investigate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 and signs at various approach speeds.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1) to find out whether train speed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signal/sign reading; (2) to examine at which point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could be detected or recognised, and (3) to determine a speed cut-off level above which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are no longer recognisable or detectable. Fifty-seven train drivers from 12 Train Operating Companies in the UK participated in the trials. Twenty different types of lineside signs and ten types of signals were tested under six different approach speeds ranging from 100 to 350 km/h (62–218 mph). Driver performance measures were ‘time remaining to the signal/sign’ at the point of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error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rain speed on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signs and demonstrate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 responses to signals/signs and approach speed. This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a maximum approach speed limit within which a specific signal or sign can be correctly detected or recognised. Th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2.
车号定位识别与可信度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进  张天序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2,31(3):199-203,207
以车号的定位与识别为例,应用行投影法对车号图片进行倾斜行定位,证明了模拟与场景的二维互相关系数近拟等于一维投影互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列投影法快速行扫描识别算法及相应的可信度估计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室外拍摄的有复杂背景,光照变化,字体微倾,字符排列疏密不均及噪声干扰的车牌图像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VFD GU384x32L-3900模块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384x32L-3900是一款内藏驱动电路的、384×32点阵式VFD显示模块。介绍了GU384x32L-3900模块的基本结构及软件编程、硬件应用等特性并探讨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易兴斌  陈宝林 《特殊钢》2003,24(1):20-23
介绍了连轧管机组和Accu-Roll轧管机组的发展概况和优缺点,结果得出,连轧管机组大多数指标优于Accu-Roll轧管机组。  相似文献   
5.
摇臂参数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中小功率内燃机常用摇臂参数化设计模型。采用可变参数构成摇臂结构,并作结构的有限元网络,此后再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出摇的质量、刚度、转动惯量 力。使摇臂的设计归结为几个主要参数的优选。实例分析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相符,优选出的摇避设计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6.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地自动监测行驶中汽车的轮胎气压,对于提高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硬件平台,阐述了轮速信号的获取,研究了异点剔除方法,提出了基于弹性BP神经网络分析轮速传感器误差的方法,实现了对轮速信号的修正。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轮速传感器误差消除方法的精度可达2×10-4rad,能够显著降低传感器误差,提高轮速信号的获取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声发射(AE,Acoustic Emission)研究了高精度磨削过程中砂轮的在线智能修整技术。在分析砂轮磨损和修整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声发射技术在砂轮磨损检测中的应用,着重研究了砂轮修整过程中砂轮修整进给量的控制、运动的控制、AE在线智能修整系统的流程和砂轮在线智能补偿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夏长俊  范文良  李田科 《计算机仿真》2012,29(2):301-304,381
研究起重机吊装轨迹优化的问题,系统缺少对吊装轨迹安全因素的控制。为确保吊装作业安全顺利,提出采用虚拟样机仿真技术检验起重机吊装过程。首先推导了三自由度起重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及起重机的雅可比矩阵,得到起重机各关节的位置及速度对起重臂末端位置及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运用五次多项式插值函数对起重机的吊装过程做轨迹规划。根据吊装过程规划模型,在ADAMS软件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有限元成形分析软件,对轮辐翻边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不同冲模斜角对翻边变形的影响,以控制变形冲力和轮辐变形区应变分布为目标,对冲模斜角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铝合金车轮铸造模具CAD/CAE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CAD/CAE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设计,主要介绍了铝合金年轮铸造模具上应用CAD/CAE技术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