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俊彦  陈清明 《计算机工程》2014,(6):115-119,124
随着安全芯片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应用环境的日趋复杂,需要通过穿透性测试验证芯片的安全性,同时有必要对测试进行评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攻击树模型的安全芯片穿透性测试评估方法。分析安全芯片的穿透性测试过程,采用攻击树模型作为穿透性测试的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攻击事件的多属性赋值方法、攻击代价的推算方法和攻击路径的分析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评估安全芯片穿透性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用低成本、无创伤且易操作的方法评估人体心血管的健康状况,设计一个基于ARM11(S3C6410)的无创心血管健康评估系统,该系统由无创心血管参数检测探头、嵌入式人机交互平台和内嵌的健康评估模型3个部分组成;基于能量代谢守恒法、指端容积脉搏波检测等研制出无创检测探头,用于测量血压、血流速度和血糖等人体参数,采用蓝牙4.0设备将数据传输至嵌入式人机交互平台,数据经改进后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模型得出健康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评估结果和微创真值经原始ICVD评估模型所得评估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91),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无创血糖浓度检测,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无创血糖光谱算法. 该算法使用光电容积脉搏波(PPG)设备对志愿者指端红光、红外光交替采样得到PPG信号,然后通过微创血糖仪测得血糖浓度. 对采集到的PPG信号进行处理提取特征组成特征矩阵,分别运用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特征矩阵和实时血糖浓度进行回归训练,得到特征矩阵与血糖浓度间的关系,并对训练得到的函数关系进行验证,选取出高斯核支持向量机模型为最佳训练模型. 实验证明,与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对比,本文提出的运用核函数为高斯核的支持向量机算法的预测准确度能提升10%~15%,预测的高低血糖正确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4.
复小波在谐波阻抗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波动法估计系统谐波阻抗的准确度,对含有谐波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运用复小波变换进行同步分层。在各次谐波上利用波动量的符号特征,研究电压和电流局部波形同步分解的传递函数特性,实现谐波阻抗估计。经过对实验电路和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蒋启祥  邹怡蓉  都东 《焊接学报》2016,37(8):101-104
焊接电弧空间电流密度分布是反映电弧热-力耦合作用、影响焊接冶金与成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GTAW)电弧的电流密度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首先通过拍摄GTAW电弧在一定特征谱线波长上的图像,利用标准温度法计算得到电弧空间温度场的分布;然后通过建立电势场偏微分方程,根据温度与电导率的关系、边界条件、截面电流守恒条件,求解得到电流密度分布.经对比,该方法计算所得电流密度与文献中同等条件试验测得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采用非侵入式方法实现电弧电流密度分布的测量,为实现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 Cerebral circulation delivers the blood flow to the brain through a dedicated network of sanguine vessels. A healthy human brain can regulate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according to any physiological or pathological challenges. The brain is protected by its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which are dependent on neuronal and support cellular populations, including endothelial ones, as well as metabolic, and even myogenic factors. OBJECTIVES: Accumulating data suggest that “non-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might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stroke therapy, such as electro-/acupunctur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ypothermia/cooling, 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eutic gases,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s, or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 We reviewed the recent data on the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non-pharmaceutical treatments. METHODS: To present the state-of-the-art for currently available non-invasive, non-pharmacological-related intervention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 accomplished this synthetic and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based on the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Principles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PRISMA). RESULTS: The initial number of obtained articles was 313. After fulfilling the five steps in the filtering/selection methodology, 54 fully eligible papers were selected for synthetic review. We enhanced our documentation with other bibliographic resources connected to our subject, identified in the literature within a non-standardized search, to fill the knowledge gaps. Fifteen clinical trials were also identified. DISCUSSION: Non-invasive,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eutic/rehabilitative intervention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re mainly holistic therapies. Therefore, most of them are not yet routin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despite some possible beneficial effects, which have yet to be supplementarily proven in more related studies. Moreover, few of the identified clinical trials are already completed and most do not have final results. CONCLUSIONS: This review synthesizes the current findings 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rapeutic/rehabilitative interventions, described as non-invasive and non-pharmacological.  相似文献   
7.
李良成  张永顺  李忠红 《红外》2007,28(2):44-45,48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的思维、言行、呼吸、生命活动与其密切相关,其完善的功能建立在充足的血、氧供应基础上。实时、无创、准确地测量脑组织血氧参数是临床的迫切需要,对提高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供了一种运动负荷下连续实时动态无损伤检测人体血压、血流与心率的新方法。方法的特征是在运动负荷下连续采集脉搏压力信号,然后将脉搏压力信号的幅值及波形特征变化和心血管数学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得出不同运动负荷下血压、血流和心率等血流参数的动态变化值及动态趋势图,临床对比实验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朱利清  吴凡伟 《矿产勘查》2010,(3):90-92,95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36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了NIPPV(治疗组),有128例患者未进行无创通气(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的改善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并且总的住院时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①NIPPV适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各种类型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②早期上机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大古2井超深复杂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古2井为大涝坝构造山前构造的一口重点探井,完钻井深为6 702 m。该井二开(φ311.2 mm)裸眼井段长(2 500~5 300 m),钻遇多套高压盐水层和石膏层;三开(φ215.9 mm,5 300~6 552.53 m)存在多套压力体系,地层渗透性强,高密度条件下压差卡钻的风险大。现场采用阳离子乳液聚合物钻井液,并根据不同井下复杂情况加强钻井液性能维护处理,解决了遇阻卡钻和地层出盐水等复杂问题;通过添加超低渗透处理剂和屏蔽暂堵剂,强化对地层的封堵,解决了三开施工中出现的压差卡钻风险,保证了现场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