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81篇
金属工艺   96篇
机械仪表   55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92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42篇
自动化技术   4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spectral overlap of color‐sampling filters increases errors when using a diagonal matrix transform, for color correction and reduces color distinction. Spectral sharpening is a transformation of colors that was introduced to reduce color‐constancy errors when the colors are collected through spectrally overlapping filters. The earlier color‐constancy methods improved color precision when the illuminant color is changed, but they overlooked the color distinction.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a new spectral sharpening technique that has a good compromise of color precision and distinction, based on real physical constraints. The spectral overlap is measured through observing a gray reference chart with a set of real and spectrally disjoint filters selected by the user. The new sharpening method enables to sharpen colors obtained by a sensor without knowing the camera response functions. Experiments with real images showed that the colors sharpened by the new method have good levels of color precision and distinction as well. The color‐constancy performance is compared with the data‐based sharpening method in terms of both precision and distinction.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Col Res Appl, 40, 564–576, 2015  相似文献   
2.
一级开发大柳树高坝原始库容比二级开发小观音高坝多 4 0亿m3 ,库容大带来的好处体现在 5~ 7月可多向下游增供水量 ,缓解下游河道断流 ;延长泄放清水时间 ;增加发电效益 ;满足宁蒙河段防凌要求 ;增加汛期集中泄水 ,减缓下游河道淤积萎缩 ;满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节要求等。为了更好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 ,从全局和长远利益考虑 ,应采用一级开发方案 ,修建大柳树高坝大库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弹力竹节牛仔布的生产工艺 ,同时对KT36 8剑杆织机织造该织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4种评价PVC-U塑化度的方法:目测法简单;溶剂法迅速,容易操作;拉伸法可定量判断,但需要大量样品;DSC法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5.
如何高效快速地应对网络中的故障是设计路由协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由于动态路由协议在应对网络中的故障时,在协议动态收敛的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报文被丢弃。因此,目前路由器厂商普遍采用路由保护方法来克服网络故障,在众多的路由保护方法中,DC(downstream criterion)规则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方法。然而,已有的实现 DC规则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普遍较高,并且复杂度随着网络节点平均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线性时间复杂度的高效路由保护方案ERPLR(an efficient routing protection method with linear time complexity),该方法首先提出了备份下一跳计算规则,然后在已有最短路径树的基础上,根据备份下一跳计算规则为所有的源目的节点对计算备份下一跳。在计算备份下一跳的过程中,每个节点和其邻居最多被访问一次,因此ERPLR的时间复杂度为O(V+E)。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实现DC规则相比较,ERPLR在故障保护率和路径拉伸度两个度量指标结果相似的情况下,在真实网络拓扑和模拟拓扑中,ERPLR分别降低了大约74.93%和78.91%的计算开销,该方法可以极大地降低DC规则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6.
As the spring equation is limited to the accuracy of mill stiffness and the linearity of the mill spring curve, the traditional gaugemeter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GM-AGC) system based on spring equation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production. In allusion to this problem, a kind of novel GM-AGC system based on mill stretch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proposed. The error existing in calculating strip thickness by spring equation were analyzed first. And then the mill stretch characteristic curve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mill stiffness was described. The novel GM-AGC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a hot strip mill,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control precision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novel GM-AGC system, over 98.6% of the strip thickness deviation of 3.0 mm class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the target tolerances of ±20 μm.  相似文献   
7.
杨亮 《电焊机》1997,(3):33-33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适用的线圈绕制中的线材拉紧装置,并将其与传统的拉紧装置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刘东 《物理测试》2003,(3):44-45
通过对三环链拉伸,冲击的试验,验证正火工艺取代调质工艺,保证晶粒度级别,减少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具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汽车覆盖件成形工艺中,无论是对外观还是对功能的要求,起皱和未充分拉深问题是不允许出现的,因此对起皱和未充分拉深问题的预测和防止显得非常重要的。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在模具设计初期预测产品的几何形状,从而优化工艺参数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成品。文章以eta/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DDQS钢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相应的FLD曲线、起皱和未充分拉深区域。重点探讨了板料形状和压料筋的设置对起皱和未充分拉深区域的影响,得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拉形回弹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蒙皮拉形为对象,探索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拉形回弹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了利用神经元网络预测拉形回弹的关键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拉形数字仿真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拉形回弹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推动知识工程在飞机板金精密成形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