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拳王阿里     
仲夫 《视听技术》2006,(5):100-101
该片根据拳王阿里的故事改编而成。编导在影片中不但在努力塑造这位世界三大拳击组织的金腰带获得者,而且还塑造成了一个另类英雄。从更深的层面上看,正是因为阿里的传奇经历早已超越了一个体育明星的影响力。作为社会活动家与慈善大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人道主义救援成为了这位拳王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他对他这一代人以及后来的几代人的影响为世人所公认。  相似文献   
2.
1950年代,在"双百"方针的号召下,文艺界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随着形势的变化,学术争鸣逐渐演变为意识形态斗争,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由争鸣变为大批判,最终被描绘成一种危险的文艺思潮而遭到否定。其结论和批判的方式都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反映了建国初期文艺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老舍的创作特色在于对北京市井风俗的文化表现。他的作品往往是文化批判,但是在《骆驼祥子》中却转换为社会批判,且《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骆驼祥子》在现代文学史上之所以成为一流的名著,首先就是因为它蕴涵着激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它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悲剧人生,体现了老舍对普通人的悲悯、关怀,以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世界范围内的刑法改革正朝着文明、人道的方向前进,中国的刑法也在为此积极探索。对刑罚人道主义的探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国内外学者对人道的问题已有一些研究。文章拟通过对刑罚人道主义界定内涵,及我国刑法中人道主义的检讨,最终明了人道对于刑罚不但过去和现在如影随形,更是将来刑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命题包含着“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现在还是未来为本?”等三方面的问题。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分别体现了唯物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种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邵帅 《工程机械》2012,(1):I0022-I0022
近日,全球领先的轴承、密封件、机电一体化、服务和润滑系统供应商斯凯孚(SKF),携手非盈利性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奥比斯(ORBIS),邀请眼科医生为云南省普洱市澜沧自治县麻栗村斯凯孚希望小学学生和当地村民进行眼部健康检  相似文献   
7.
吴洁琳 《世界建筑》2012,(6):100-102
在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卢旺达的一块2hm2的地段上,妇女机会中心赋予一个小型社区以力量,而这个设计反过来也重塑了我们作为设计者的角色。业主妇女互助国际组织是一个人道主义组织,帮助在战争中幸存的妇女重建生活。我们与业主共同合  相似文献   
8.
邹辉 《兵器》2009,(4):34-41
经过战后50多年的发展,两栖舰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的使命早已从单纯运送登陆兵力上陆扩展到低烈度作战需要的战术海运、海上指挥控制、岸上后勤支援、人道主义救援/救灾和维和等领域,出现了大型化、多用途化和载机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护航护卫车     
田蕊 《国外坦克》2009,(11):34-40
冷战后,护航护卫成为部队的日常事务,然而和传统行动相比,护航护卫车遍布在广阔的战场,缺乏明确的战斗路线,全部的后勤护送任务处在危险环境下,尤其是在护送难民和进行人道主义救助时,情况更为恶劣。  相似文献   
10.
王海孟 《西部皮革》2016,(4):263-264
博爱是狄更斯自身的精神追求,也是《双城记》的核心思想。西德尼·卡顿不仅仅要拯救露西,拯救曼内特一家,而且要抗衡杀戮的逆流,呼唤人类的良知。一个被社会排挤、遗弃的青年,却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以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来救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