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83篇
  免费   3235篇
  国内免费   2341篇
电工技术   133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318篇
化学工业   4150篇
金属工艺   7494篇
机械仪表   5741篇
建筑科学   11704篇
矿业工程   6146篇
能源动力   845篇
轻工业   1368篇
水利工程   4929篇
石油天然气   2606篇
武器工业   351篇
无线电   9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40篇
冶金工业   2633篇
原子能技术   112篇
自动化技术   1435篇
  2024年   508篇
  2023年   1806篇
  2022年   1928篇
  2021年   2085篇
  2020年   1862篇
  2019年   1836篇
  2018年   834篇
  2017年   1364篇
  2016年   1613篇
  2015年   1850篇
  2014年   3463篇
  2013年   2750篇
  2012年   3217篇
  2011年   3028篇
  2010年   2744篇
  2009年   2765篇
  2008年   3109篇
  2007年   2576篇
  2006年   2321篇
  2005年   2129篇
  2004年   1980篇
  2003年   1808篇
  2002年   1535篇
  2001年   1444篇
  2000年   1335篇
  1999年   1073篇
  1998年   879篇
  1997年   854篇
  1996年   729篇
  1995年   781篇
  1994年   652篇
  1993年   555篇
  1992年   599篇
  1991年   461篇
  1990年   441篇
  1989年   42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鉴定基地施工中,西侧基坑支护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形,曾一度出现了险情。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东西两侧基坑的受力及变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西侧基坑支护出现大变形的原因,即没有对地面裂缝及时做灌浆填缝处理,雨水从地面缝隙和大树根下逐渐长期渗入基坑西侧土中所导致的;最后,介绍了应急抢险所采取的措施及抢险后笔者所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3.
以欧美标准中的单包容与全包容低温储罐中的钢制储罐抗震设计方法为分析对象,从抗震设防水准与目标、抗震设计反应谱以及抗震设计准则如地震作用调整系数、阻尼比、载荷组合、抗震许用应力、抗倾覆与滑移、晃动波高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为欧美低温储罐抗震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为实现抗震设防目标以及与该国(区域)建筑抗震以及荷载标准体系协调,欧美低温储罐抗震各设计准则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设计时应合理应用以避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黄长国 《煤炭工程》2020,52(4):92-97
针对煤矿井下高瓦斯软煤顺层长钻孔排渣困难、成孔率低、施工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井下深部软煤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特征及应力变化,以揭示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产渣规律。研究表明:深部高瓦斯软煤顺层钻孔孔周煤体的应力平衡临界条件破坏后将发生大体积突然垮落;钻孔水平最大变形位移为1.22mm,垂直方向最大变形位移为10.7mm;径向孔周煤体垂向变形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且垂向变形明显大于钻孔水平变形。在水平方向上,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呈现先增大再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径向距离对水平应力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逐渐降低,钻孔孔壁处煤体的应力出现最大值,且垂直方向处应力值最大。  相似文献   
5.
6.
7.
对土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基坑开挖、基坑围护、坑底回弹和基坑降水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基坑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油气田开采时间的增长,采出液中含水率逐年增加,部分油田的含水率已达到95%以上,给目前已有的采出液处理工艺带来新的挑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的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油气水处理系统所面临的难题,可适用于陆地、海洋平台及井下等不同条件。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主要由柱型旋流分离器、导流片型管道式分离器、T型多分岔管路和动态CFU气浮选等组成,突破了传统的采用大型储罐进行油气水分离的作法,使分离效率成倍提高。这种小型、紧凑、高效、快速的分离系统,由于工艺流程简单高效,且可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