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北京市的先农坛是明清时期的皇家祭祀建筑,覆于屋面的琉璃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先农坛的琉璃瓦经历过多次修缮,修缮时在表面涂刷的加固材料经过长年累积后老化,在表面形成黄色的膜,不仅影响外观,更不利于保存.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差热分析发现,表面的老化材料中含有有机物,对表面老化材料的清洗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北京,城市文化建设得到空前重视.其中,中轴线的保护和中遗已经排上议事日程,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力度实际推进,形成一个社会热点.政府、学界、媒体和市民纷纷行动起来,共襄盛举.笔者前已有文"诌议北京城中轴线研究的十个要点",今再谈一些看法,以交流学习提高,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宣传北京城及其中轴线,因为她不仅是北京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北京,一座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历经金、元、明、清历代发展,积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留下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珍贵文物史迹.然而,地处北京城中轴线南段的天桥地区则通过一种别样的表现形式,令人们熟识,行最终成为北京南城生活形态和社会文化的缩影,也从另一视角记录着北京城的城市变迁.那么,历史上的天桥究竟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4.
隆福大厦要拆了复建隆福寺。年初,这条消息在报纸上一登,就在北京四九城传开了。早年间,隆福寺不但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处。有句老话儿说:"南有夫子庙,北有隆福寺。"现在,夫子庙还是南京的一块金字招牌,可隆福寺却已经门可罗雀了。特别是1993年那场大火之后,隆福寺地区就没缓过劲儿来。其实当年大火烧毁的并不是隆福寺,真正的隆福寺早在火灾发生的20年前就已经消失了。这么一座古代建筑究竟为什么消失呢?更重要的是传说当中的隆福寺主殿正觉殿里悬挂着的那个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藻井,堪称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在隆福寺消失以后,这个藻井又散落到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北京先农坛的变迁及其保护规划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先农坛是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礼制建筑.在大量文献挖掘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北京先农坛的建置沿革及变迁情况,并从传统农耕文化以及重农的本源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北京先农坛的深远意义.最后从整体环境保护,建筑物保护,祭先农耕藉田仪式的保护,名树古木保护,天地神祗坛复原五个方面对北京先农坛的保护规划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传统中轴线是北京古都格局中的灵魂,这一轴线上分布着一系列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壮丽恢弘的气势,被古人尊称为"龙脉"、"天街",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就这一轴线南段总体环境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陆杨 《北京服装纺织》2014,(11):230-233
穿过街道中间那座大红色的牌楼,一股清幽而淡雅的气息扑面而来,大街上的喧闹似乎也消失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便位于这已有六百年历史的先农坛内。刚进正门,映入眼帘的是前建筑界泰斗罗哲文先生所题的“中国古代建筑展”几个金色大字。博物馆馆长徐明介绍说,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行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盛事,也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件大事。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犹如一座座里程碑,镌刻着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不但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人类文化的纪录。中国的古代建筑以其独树...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都城中轴线介绍 有明确中轴线的都城,经考古发掘证实是582年隋代建的国都大兴城,唐代更名长安(今西安),从太极宫经皇域朱雀门到城门明德门有一条笔直的大道.605年隋建洛阳从宫城到都城大门也有一条笔直的轴线但在都城偏西.  相似文献   
10.
元大都时期,天桥地处南郊,这一带地势低洼,布满水道河泊.元朝的天坛在大都丽正门东南七里(约3400米),大约是在明永乐时天地坛(后来的祈年殿)的位置.皇帝祭天,出丽正门南行,跨河建桥,可能就是明、清以后的天桥. 明永乐建都,此处仍是郊区,但由于对称布置了天地坛(东)和山川坛(西),即后来的天坛和先农坛,皇帝祭天出正阳门南行,这条大道就形成了天街.两坛之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排水沟,即民间俗称的龙须沟,跨沟有桥,但桥名和桥形无明文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