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陶纹样是远古先民为表达原始宗教思想而赋予的一种重要视觉形式。仰韶文化的鱼纹和鸟纹、辛店文化的双钩曲纹(犬纹)、卡约文化的鹿纹等,都不仅仅是用来美化陶器的装饰,也是人们图腾崇拜思想与氏族文化在彩陶纹样上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古人有言,天生万物,各有其位。佛又说,万物众生,一律平等。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自然的法则。曾经,出现过人为鱼鳖,然而更多的,还是鱼为人食。其实,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而在人类早期朴素的情感、认知状态下,先民们也谦逊地承认动物对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以形形色色的图腾崇拜予以再现,譬如我们中国人就崇拜龙。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动物词是名词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词的创造与演变,词的音、形、义,再到词的褒贬色彩,无不透露着中国传统国俗的特点。分析这些动物词,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论贵州苗族蜡染纹样之图腾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苗族蜡染历史久远,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它是及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为一体的大山瑰宝。通过对蜡染纹样的研究,阐述贵州苗族历代所隐含的图腾崇拜。论述了代表性纹样与之对应的图腾崇拜,进而分析了它们的审美内涵。提出了对图腾纹样的研究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兔年话图腾     
刘玉方 《北京纺织》2011,(2):250-251
图腾的来由 图腾一词最早见于1791年在伦敦出版的英国商人人类学家龙格所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中。图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包括埃及、希腊、阿拉伯地区、以色列、日本及中国等;图腾崇拜的对象也极为广泛,由动植物、非生物及自然现象,其中以动植物为主,动物又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摩天图腾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老祖宗大多喜欢立根柱子来作为图腾崇拜,到了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对柱状物的崇拜行为有增无减,只不过对象由图腾柱换成了摩天大楼。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九寨都争相修建着摩天大楼.而且一座比一座高。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西周的冕服,其上的十二章纹饰,大多学者从礼乐文化的比德观论述颇多。本文从史料中追寻其渊源发展过程,提出比德观之外的图腾崇拜遗制观。  相似文献   
8.
茅惠伟 《丝绸》2011,48(8):45-49
虎文化的影响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丝绸和民间女红更是关系亲密.从4类蕴含不同文化意义的“女红虎”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结合实物,就其发展、功能和特征做了梳理与探讨,认为虎文化的多样性,从最初的图腾意识发展到深入民间的驱灾纳福的民俗信仰,吉祥祈福的观念是其世代相传的主要原因.重新认识女红虎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需要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宝玉石》2011,(4):114-115
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怀想空间。未必自己就是楼主,但关于过往的怀念,亦不仅仅包容精神信仰或是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0.
古人对图腾的崇拜,往往寄托着人类对自然和生命最朴素的思考和敬畏,而正是人性上的共同点,使我们经常发现不同古文明的图腾和遗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是一致性。本文基于湖北随州叶家山的西周早期曾国M111墓和M107墓出土的"衔尾龙"形玉器特征,对比中国历史上和世界上类似的考古发现,探讨人们对"衔尾龙"或"衔尾蛇"崇拜的历史原因,以及现代物理学在认识宇宙和时间的过程中,以"衔尾蛇"作为一种形象的比喻的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意义。笔者认为,无论是东方的"衔尾龙"还是西方的"衔尾蛇"符号,它们都在表达先民们对生与死的辨证与统一等深刻哲学问题最原始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