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8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工程等级高、过水流量大、抗震设防要求高的引水工程,渡槽结构型式选择存在工程技术难题,根据引水工程渡槽槽墩较高、荷载大、结构断面大、沉降变形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特点,进行了渡槽支承型式、槽身截面形式、渡槽墩身的比选。结果表明:简支结构具有减少施工难度和不均匀沉降对槽体结构应力影响,简化结构受力条件,简支结构较为有利优点。空心重力墩具有节省材料,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刚度较大,墩身质量较轻,抗震能力和抗冲击强,高度较大优点,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PEC剪力墙)基于震后可恢复性能设计方法的研究却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该结构的发展与应用。为使PEC剪力墙的震后恢复,防屈曲支撑阻尼器被选作可更换构件,代替PEC剪力墙震后易于破坏的墙脚,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了恒定轴压下的普通PEC剪力墙的水平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对此剪力墙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同时与原结构滞回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带可更换墙角构件的PEC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滞回曲线饱满且稳定、耗能能力优于普通PEC剪力墙、是一种双重防线的抗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建筑》2014,(10):66-66
<正>日前,中建二局自主研发的"多连体隔震支座高精度整体安装技术"成功破解了大型建筑隔震抗震施工技术难题。该技术借助柔性隔震层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有效降低地震波对大型建筑主体结构的破坏力,通过"隔离地震"保障建筑物安全。该技术可使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力仅相当于普通建筑的1/4-1/8(强震观测结果可达1/2-1/16),对于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区的大型建筑,应用该技术可降低地震烈度2度,明显提高建筑安全性,保证生命财产安全。试点项目—成都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多道抗震设防在规范中的体现,从建筑物整体到构件,在各个层次和方面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5.
着重对比中、美两国在使用后锚固技术固定结构构件或非结构构件过程中的异同,特别是需要考虑抗震设防要求,即地震力作用下,后锚固产品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对比中、美两国的规范,旨在明确抗震适用、开裂混凝土适用等概念,剖析两国规范的异同背后的原因,有利于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选用合适产品,提高后锚固应用中的抗震安全度.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剪力墙结构体系相比,自复位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会将材料非线性问题转为体系非线性问题,具有整体变形能力强、残余位移小的特点,因此,亟需针对自复位剪力墙结构,提出具有更高抗震设防要求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法。基于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与2015年颁布的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相适应,提出了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小震及中震不坏,大震可更换、可修复,巨震不倒塌”抗震设防四水准目标。采用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自复位剪力墙结构设计。以一幢自复位剪力墙结构为例,给出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下的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算例,并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下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7.
征稿内容1.有关抗震设防工作的管理经验、改革建议;2.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3.隔震、减震技术;4.大型结构试验研究;5.结构抗震设计、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和施工方面的先进技术与经验;6.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7.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对策;8.国内外地震震害调查及经验总结;9.地震区划、震害预测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10.国内外抗震规范、规程介绍及其有关研究;11.国内外地震工程动态;12.与工程抗震有关的其它文章。稿件要求1、稿件内容要求主题明确、论述清楚、数据可靠、联系实际、文字简练、通顺易懂。2、来稿一般不…  相似文献   
8.
多层砖混结构顶层砌体裂缝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结构顶层砌体大多采用板边加筋作法,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门窗洞口、楼梯间及外墙交接处,距板底50cm范围内,常会出现斜裂缝。一、顶层墙体裂缝的原因1.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屋面长时间受阳光照射,使屋顶板的温度比其下面的墙体温度高得多,而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倍,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推力和剪力,而该剪力在墙体内多为两端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层小(图1)。这种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如果较差,这种温度裂缝更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抗震工程界提出的新概念,也是工程抗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基本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传统设计理论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相对弱化转换层上部"的抗震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级抗震大跨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空腹桁架转换层框架结构"三道防线抗震设防"的设计目标,明确了三道防线的具体划分方法、各防线内力调整措施初步方案以及主要抗震性能的量化控制指标.然后,以两榀不同上抬层数的8度(0.2g)一级抗震的两跨PSRC空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