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7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简要介绍了实训楼防雷设计的依据及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3.
王军 《浙江建筑》2006,23(1):44-45
结合雷电的形成原理和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层建筑防止雷害的措施及具体施工的工序。  相似文献   
4.
探讨一种直观、易于理解且反映雷击放电机理的实验方法,以评价不同类型避雷针的雷击接闪效能差异,对雷电防护领域形成共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论文首先分析了雷电环境下地面目标物上避雷针的雷击接闪过程,指出不同类型避雷针接闪效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迎面放电过程的影响上;接着,提出了如下实验评价方法:采用针-板间隙的放电实验布置,对4m及以上间隙施加1.2/50μs标准雷电波模拟迎面流注放电过程,对6m及以上间隙施加250/2500μs标准操作波模拟迎面先导放电过程;然后,通过比较非传统避雷针与传统避雷针的放电起始时刻与平均发展速度2个指标,以评价不同类型针的接闪效能差异;最后,利用所提方法对典型提前放电(early streamer emission,ESE)非传统避雷针与传统避雷针开展了接闪效能差异的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ESE针与传统避雷针的评价指标基本一致,不具备研发商所宣称的引雷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大型系留气球做为目前很受重视的侦察设备搭载平台,其升空高度及长航时要求使其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雷电影响.接闪装置作为系留气球的主要雷击接闪结构,面临着苛刻的使用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接闪装置,通过GJB3567-99的试验方法验证,其雷击附着性能完全满足标准及适航要求,为系留气球的接闪装置设计提供了一条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6.
风电场中使用碳纤维叶片的风机正在逐年增多,为了研究碳纤维应用在风机叶片时的雷击附着特性,文中建立了碳纤维和玻/碳纤维混合风机叶片的三维电磁场仿真模型,基于有限积分法和理想边界拟合技术,通过计算不同材料叶片表面场强分布,分析了下行先导位置和叶片材料影响雷击附着特性的原因,研判了接闪器对碳纤维叶片的保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全碳纤维叶片表面场强分布特性与玻璃纤维叶片相似,但更早且更易产生上行先导;玻/碳纤维混合叶片表面场强分布受材料特性影响呈明显的差异化分布,碳纤维部分较玻璃纤维部分更易受雷击;下行先导的位置对叶片表面场强分布的影响与材料特性相关;雷击附着特性分析显示传统叶片接闪器对碳纤维叶片的保护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7.
马玉茹 《安装》2023,(11):46-47+58
防雷接地对建筑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电气设备的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对建筑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护建筑电气设备不受雷电的损害,本文以温州某小区为例,从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带支架、接闪网4个方面阐述了施工措施,全面分析了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技术要点,提高了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水平,有效防范建筑电气因雷击而产生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接闪器的雷闪接触点与防雷建筑之间保持足够的空气间隙距离,可以防止雷闪接触点的雷电位击穿该空气间隙,并减弱雷击电磁脉冲的影响,确保防雷建筑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雷电是一种发生频繁且对电力系统危害极大的自然现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年由于雷电绕击而引发的跳闸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接闪过程中上行先导发展原理,建立利用感应电压分析先导发展过程的先导发展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特高压流输电线路上行先导相互作用、保护角、工作电压以及地形因素对整个雷电接闪过程的影响,并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物理机理和作用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与忽略各个影响因素的情况相比较,计及各个影响因素时的雷电绕击点、接闪路径以及绕击闪络率将有显著差异,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影响因素研究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和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贾双荣 《建筑电气》2013,(12):35-37
介绍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的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措施和电涌保护器的设置.以及接地设计、接地电阻的检测、施工要求等。重点介绍大桥利用基础桩基内外边缘的结构钢筋(包括钢护筒)作为接地板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