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9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0年3-11月期间对沙河水库开展了水禽多样性监测,并对水禽栖息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监测分析表明:沙河水库低水位运行有效拓展了水禽栖息空间,提升了栖息环境质量,项目区共调查记录到36种水鸟,隶属6目10科,普通鸬鹚、苍鹭、小白鹭和赤麻鸭为优势种,并观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遗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小天鹅、鸿雁和斑头秋沙鸭等;迁徙季单次观测到水禽种类最大达19种,数量达1154只,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达到2.17高值,说明沙河水库及周边河段是迁徙水禽如雁鸭类和鹭类的理想停歇地;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宜水禽栖息的环境特征参数,可作为水禽栖息地营造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拆坝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尺度综合分析了河流水文情势、地形地貌、岸边带植物、鱼类和底栖动物等关键生态因子对拆坝的响应,并总结了目前拆坝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两种主要评估方法。认为根据实际拆坝情况进行评估和基于数值模型进行预测两种评估方法中,实地观测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研究方法,但受成本和一些不可控因素限制;数值模拟具有速度快、费用低、无比尺影响等优点,可对拆坝影响进行预测,为管理者提供参考,但精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指出后续研究中应综合考虑拆坝过程中各生态因子间的耦合效应,需对不同拆坝时机和分阶段拆坝方式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流栖息地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Web of Science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TDA等工具对2015-2017年国际河流栖息地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方向涉及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与淡水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美国的发文量最高,中国居于第2位;"保护"、"河流"、"鱼类"和"气候变化"是热点关键词;当前河流栖息地研究动态集中于风险评估与生态修复、水生生物群落、外来生物入侵、栖息地的地貌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面向河流生态完整性的黄河下游生态需水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适宜的生态流量对维护河流健康和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栖息地模拟法物理机制清晰、应用广泛,但对生物群落考虑不足、生命节律信号缺失等问题长期存在。以维护河流土著生物群落完整性为目标,本文将天然水文情势作为参照系统,结合栖息地模拟与水文参照系统特征值,建立了一种面向河流生态完整性的生态需水过程评估方法,兼顾指示物种生存繁衍和土著生物群落基本生存。黄河下游利津断面评估结果显示:利津断面年最小生态需水量119亿m~3,适宜生态需水量130~137亿m~3,涨水期需提供1~2次持续时间不低于7 d、流量不低于1220 m~3/s的高流量脉冲。对比历史实测流量过程与本文生态需水成果,发现利津断面水量充足,但流量过程不满足生态需求。黄河需加强水库群调度,协调径流年际和年内分布,塑造适宜的生态流量过程,并适时塑造高流量脉冲。  相似文献   
5.
汾河清水复流工程生态影响及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5):62-65
从生态用水、水体水质、生物栖息条件和泉域保护4个方面对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实施后的生态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汾河生态补水量在2020年达到3.1亿m3,基本可以满足河道生态需水要求;河流水质逐渐改善,中下游部分河段COD和氨氮浓度大幅降低;修复建成的近1.4万hm2滨河带和800 hm2湿地,将极大改善生物栖息地格局;水质改善、水域扩展以及生态用水的渗漏将促进沿河附近的泉域恢复。最后,就河流在上述4个方面改善所体现的各项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汾河作为调水受水区和工程实施区,其生态系统将得到改善,工程实施后,汾河的水文调节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等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人们就表达了对美女的不懈追求。中华大地人杰地灵,美女众多,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正是这种流动着的色彩,使美遍布了中国历史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最原始而又生动的力量装着点着历史的长河。今天,她们已经成为地域的一种象征,装饰着她们自己的栖息地,同时也衍生出一种独特的美女文化。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结合体,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部门宣传、建设的重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明确提出: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并将湿地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为贯彻落实国办《通知》精神,促进湿地公园健康发展,国家林业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小东  熊大衎 《人民长江》2013,44(11):35-38
鄱阳湖冬陆夏水、水位变幅巨大,是造成目前湖区洪涝旱灾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些制约鄱阳湖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计划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但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考虑鄱阳湖候鸟栖息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的问题。以最近实测的地形资料和多年实测水文资料以及保护区实际管理实践为依据,对工程修建后候鸟栖息地受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保护区四周高沿地形和建筑物的存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候鸟栖息期间,自然保护区内水位不受鄱阳湖水位的影响,保护区内水位完全取决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冬季运行水位可以提高,以取得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生态需水量的核算是湿地水文生态恢复的关键步骤。通过分析计算,评估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各类生态需水的3个特征值:最低生态需水量(即湿地生态系统丧失生态功能的临界需水量)、最适生态需水量(即维持湿地生态功能最佳状态的需水量)、最高生态需水量(即湿地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水量),得出如下结论:天津滨海地区湿地的生态需水主要包括蒸发蒸散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补给地下水、湿地生物栖息地需水量4个部分;湿地的最低生态需水量为177.68×106~276.85×106 m3,最适生态需水量539.23×106~807.81×106 m3,最高生态需水量1 206.55×106~1 409.02×106 m3。  相似文献   
10.
新视力     
《感光材料》2012,(1):22-22
抓拍野生鸟类飞行中的一刻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摄影师PaulNelson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画家、博物学家JamesAudubon的“粉丝”,后者绘制的鸟类图鉴被称作“美国国宝”。“他绘制的鸟类在自然栖息地中的肖像舍去繁复的背景,这些作品极具细节,让观众似乎能触碰到这些鸟类美丽的羽毛。”受这名画家风格的启发,摄影师拍摄了这些野生鸟类在飞行中的某一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