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遗民是明清易代时产生的一个不仕新朝的特殊群体。从公元1644到1695约50年时间里,清初遗民的心态不断地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嬗变。易代之初,清朝残酷野蛮的政策,国破家亡的伤痛激起了遗民们的愤慨和激烈的反抗。到顺治中后期,清朝的统治逐渐稳固,遗民反清复明的梦想也渐渐破灭。物质和精神的压力使遗民们开始游移彷徨,到康熙十七年后,遗民们已经默认了清朝的合法地位。说明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历史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2.
福建总督姚启圣在清初平定台湾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为清初的平台事业做出了历史贡献:平定海袭,提出平台策略;对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壮大福建水师,举荐施琅;稳定福建后方,发展地方经济。姚启圣的这些贡献,为平定台湾,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功绩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3.
正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最后阶段,妇女头上首饰的制作工艺集历代之大成,种类之繁多、纹样之精美、造型之独特为历代之最。清初到清末宫廷后妃在发式上由简入繁由小转大,由于发式的变化清代宫廷后妃首饰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继承了历代首饰——簪、胜、钗的同时,又根据本民族梳妆之特点,创制出扁方、钿子、流苏等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首饰来与之相应。  相似文献   
4.
明代万历年间的<字汇>采用偏旁分部检字法,并<说文解字>的540部为214部,承继和发扬了此前字典辞书的优良传统,奠定了近代字书编辑之基础,成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语文工具书之一,影响深远.但是,编撰于清代初期的韵书<五音通韵>却不乏针对<字汇>相关正字、注音条目的不同意见,有时还批评得相当尖锐.由这些条目的具体分析,可以探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帮助我们比较切实地考察清初社会语言使用状况,亦有助于<五音通韵>、<字汇>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蟹之肥而鲜,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物可以上之。”这是清初大能家(戏剧家、小说家、美食家、杂家……)李笠翁(李渔)对蟹的评论。他更在《闲情偶记》中写到“此一事一物者。在我则为饮食中之痴情,在彼则为天地间之怪物矣。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呼其钱为‘买命钱’。”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期对故宫奉先殿建筑勘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本文在建筑构造、斗栱形制、遗存题记、用材特点等方面对其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参考宋代《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并与明、清殿阁式建筑实例对比,结合清初宫廷史资料记载进行综合分析后,推断出故宫现存奉先殿应建造于清顺治朝,这不仅代表了北方明清官式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对研究清初官式殿阁式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初遗民是明清易代时产生的一个不仕新朝的特殊群体。从公元1644到1695约50年时间里,清初遗民的心态不断地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嬗变。易代之初,清朝残酷野蛮的政策,国破家亡的伤痛激起了遗民们的愤慨和激烈的反抗。到顺治中后期,清朝的统治逐渐稳固,遗民反清复明的梦想也渐渐破灭。物质和精神的压力使遗民们开始游移彷徨,到康熙十七年后,遗民们已经默认了清朝的合法地位。说明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历史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8.
何智亚 《重庆建筑》2012,(5):F0003-F0003
<正>白象街位于重庆城的下半城,街长约500米,宽约10米。此街在清初建有白象池,故而得名。又有一说:据传此地有白色石象与南岸狮子山相对,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故此得名。白象街西南面与太平门顺城街和邮政局巷连接,东北面出口接林森路(现解放东路)。清代至民国时期,白象街是  相似文献   
9.
清初扬州东园是盐商乔豫之子乔国桢所筑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村庄郊野园林,现已无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图像和历史文献,图文互证,对东园方位、选址及其内部景致格局进行考据、研究,重点对其平面格局复原作进一步探讨,以期获得对东园新的历史认识,为下一步探究其营造意匠和理念提供基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的两淮盐政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末期,魏忠贤党羽对两淮盐利大肆搜括,论者比之绝流而渔。袁世振在推行其纲运法时,曾许诺用十年时间疏清积引,然后年年行新引,商人不再有资本被压之苦。但实际表明,直到明朝末年,该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明朝正额盐每年约70万引,到万历年间时,灶户只上缴约37.32万引,其余部分则因灶户逃亡及赈济等原因而被免除。只是这部分盐课并没有被免除,商人凭引到官仓已领不到这部分盐货,他们必须另出代价,通过"卖补"的方式予以解决。另仓盐折征中应补偿给商人的折价银每年约7万两,商人也从未得到过。清朝初年两淮行盐额度与课额,以及仓盐折价等,都是由明朝沿袭而来,但清代纲运法肯定不是对袁世振纲运法的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