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度普里兹克建筑学奖。其作品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有着一定的关联。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分析其作品表现出的“瓦片情结”,解读其中潜藏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安徽建筑》2012,19(5)
建筑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平台、树下、田间、河边等多样性的教学交流空间,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对话王明贤     
UED:您如何看待2012年中国建筑界的发展? 王明贤:2012年中国建筑界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这代表了中国建筑师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重大影响,也是中国实验建筑界的一个重要成绩,20年来中国的实验建筑师一直在探索,这次获奖也说明中国实验建筑界获得了国际的承认。  相似文献   
4.
说说王澍     
应朝 《新建筑》2013,(1):138-142
在迅猛发展的中国建筑领域,中国建筑师王澍创新地使用古朴的元素来弘扬历史、抒发人文情怀,并在现代风格的探索中不断尝试往昔废旧材料的运用及传统文化精髓的展现,从而荣获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其代表作为宁波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童明 《建筑师》2013,(3):16-26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梳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金秋野 《建筑师》2013,(1):6-14
本文讨论王澍的思想和作品,指出王澍是从环境伦理、职业人格和设计语言三方面应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危机。重新梳理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筑学注入新的内容。本文进而指出:王澍的建筑主要是在诗的层面起到醒世作用;他所秉持的“传统”主要与心学有关,借以扩充当代营造者的文人情怀:王澍努力实践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转化,但其作品仍具较浓西方色彩,建造过程与他所批判的潦草城市化也有相似的地方。作为先行者。王澍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建筑学革新之路,他的实践和理论。是激烈城市化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邓往 《建筑师》2013,(2):34-38
过去二十年来王澍以艺术家建筑师的姿态通过自身的言行对中国的职业建筑师等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展开了批判。其实这两种建筑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包括普利茨克奖在内的有关建筑创作的艺术类奖项属于主观性的奖,而不同于科学界的那种客观性的奖。中国的科学技术奖到底属于哪种奖?王澍通过自己十年来创作获得了普利茨克奖,宁可看作是奖给朝气蓬勃的青年建筑师这个群体的和对他个人对主流建筑的批判性姿态,对王澍个人而言更应看作是一种激励。毕竟离完美还有距离。  相似文献   
8.
王澍获得了2012年度的普利茨克奖,该奖发源于美国。是业界公认的、颁给当代建筑师的最高奖项。但当一位建筑师获得这一荣誉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本文通过对以往这一桂冠的获得者的后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地标建筑及“明星建筑师”现象的考察,来推测这位来自中国杭州的建筑师王澍日后的发展轨迹。这篇文章建立在一篇访谈的基础上,指出王澍的作品不管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中国本土,都将对当代建筑产生有意义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方海 《建筑师》2013,(2):20-33
论文从建筑设计奖项发展史的视角入手,讨论包括普利茨克建筑奖在内的两百年来全球主要建筑奖项。评价普利茨克建筑奖的得与失和王澍获奖的原因,并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和王澍的作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Evan  Chakroff  陈治国译 《建筑师》2013,(1):98-103
业余建筑工作室的王澍,运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形式策略,强调行人尺度的都市主义,通过回收材料和重新诠释地方形式来响应历史文脉,倡导了一种乐观的可持续性。业余建筑的作品承载了历史,再生中国的建筑遗产;同时又指向未来,在当代中国创造了一种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建筑学和都市主义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