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40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745篇
矿业工程   96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50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2篇
冶金工业   4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3.
陈军  潘留根 《建筑技术》2002,33(6):424-425
砖混结构房屋拆墙改造过程中,有许多不利于安全的因素,困难大风险也大.原结构处于受力稳定状态,而拆墙改造将破坏平衡、改变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状况,因此设计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结构受力状况,确保施工阶段拆墙时结构的安全,顺利实现结构体系的转换,满足使用阶段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要求.施工阶段的临时支撑系统可与改造后的受力结构合并,统一考虑.  相似文献   
4.
廉红霞  陈怀耀 《山西建筑》2003,29(17):36-37
就毛石砌体的拉接处理、现浇混凝土柱、墙拉结筋的留设、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预控等几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只有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北京地区仍有相当数量建成于五六十年代的砖混结构,未经抗震设防。本文针对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偏低,但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一类结构,采用了带边缘构件板墙的加固措施,有利于提高其抗侧力强度及延性,相应地对新增抗震墙基础进行了扩大加强,文中详细介绍了一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的槽模圈梁新技术,是将砖混结构中圈梁的常规设计位置由板下改为与板平,使墙体和预制楼板通过圈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提高楼房的抗震能力;达到施工圈梁不用支、拆模板,安装楼板不用座找平砂浆,改善作业条件的目的;解决了楼板安装不平、构造柱烂根、圈梁涨模等工程质量通病;还能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利于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彭彪 《建筑》2005,(9):63-63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中心城市的住宅建筑大都采用砖混结构型式。设计及施工单位往往在结构设计及施工中对温度裂缝不够重视,由于砖混结构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周边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房屋墙体开裂,影响观感,严重时还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因此,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采取  相似文献   
8.
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因此,提出设计一种施工缝: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现浇板结构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其次,方便施工.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处理.如果其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就会改变原设计的受力假设,从而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建筑物的寿命;重则存在结构隐患,危及结构安全,直接影响使用.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砖混结构的基础圈梁标高位置设计,经查找收集有关资料,大致有图1所示的几种类型,现比较如下。1.材料消耗(1)型不需要再设置防潮层。(4)型的垫层需要加厚。混凝土强度等级需从C10提高到C15或C20。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砖混结构裂缝的类型、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