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7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特鲁威建筑论的核心是“建筑人体摹仿论”。遵从技艺创制的摹仿论,他构建了一个抽象的理想人体,以之作为建筑创制所摹仿的原本。以希腊化时代的“知识统一论”来溯源理想人体的本义,人的形象寓意人神同形的理性灵魂、人体比例的本质属性在于完美数及其可推演的关系、四肢展开的圆方外形指涉宇宙秩序。而体现建筑本质属性的均衡比例,也因摹仿而具有与理想人体“同一” 的属性。以此为基础,并依照时代的科学论,维特鲁威创建了古典科学意义上的建筑学。  相似文献   
2.
赖德霖 《建筑师》2024,(2):125-131
以林徽因在28岁时发表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和《平郊建筑杂录》两篇文章作为依据,本文试图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揭示这位中国建筑美学的先驱者思想中若干“关键词”,即核心概念与近代欧美盛行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美学的关联。其旨有三:一是概括林的建筑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是通过她的思想探讨西方建筑美学话语对中国近代建筑美学概念体系建构的影响;三是透过她对维特鲁威和拉斯金这两位西方建筑美学代表人物思想概念的重新定义和质疑,揭示其美学理念所具有的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3.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10,28(1):145-148
该文探讨了身体的物质形态在古典建筑中的直接体现。身体与建筑物的类比源于维特鲁威,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概念如"神人同形同性论"都是与身体有着莫大的关联。这种身体的直接显现是通过几何、比例表现出来,使得建筑物在表达有机形式的同时,获得了一种形式上的自治和分类。  相似文献   
4.
建筑史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既隶属于大建筑学,同时也是艺术史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所谓大建筑学,或称广义建筑学,包括了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多方面的内容。或者说,它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建筑论》,及古今中外无数建筑理论著述中不厌其烦、反复言说、深入阐释过的一门学科—Architecture(建筑学)。  相似文献   
5.
王贵祥 《建筑师》2009,(2):17-26
这是一篇理论辩驳性文章,针对靳文在本文作者所译西方建筑理论著作中一些建筑理论方面的批评,逐一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并对一些理论上的模糊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靳文中的一些观点,如关于维特鲁威三原则来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见解,其实是对西方历史的误解所致,另一些观点,如认为“回归基本原则”就是“回归古典主义”,则有些失之偏颇。此外,对回归基本原理的概念,本文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健  戴志中 《建筑师》2009,(1):36-42
本文考察了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认为比例法则是在文本诠释的基础上,通过对隐喻、分类、还原和类比等策略的综合性运用获得的。其实质,是将当时人们所理解的自然法则——柏拉图式的数学法则——应用到建筑学中来。  相似文献   
7.
范诚  刘鄂东 《华中建筑》2007,25(5):8-10
该文试图通过回顾西方建筑师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搭建一个正确看待当代西方建筑师职业状况的认知平台.通过了解他们的历史,重新认知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市场行为,进行真正的"横向对比",而不是简单的境遇攀比.做到着眼历史、放眼未来,为我国当代建筑师职业的健康发展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8.
曹孝振 《电声技术》2013,37(6):1-3,25
讲述了古罗马剧场的演变过程,详细介绍了维特鲁威所述罗马剧场及庞贝城大剧场的规模、布局及其特点,指出了早期罗马永久性剧场的典型样式。从罗马剧场改建来看,罗马人确有讲究实际的务实精神,以及他们讲气派、奢华的性格,表现在衣着、长袍等方面的罗马文化精神,在建筑艺术上也有物化表现,但是罗马剧场演变成斗兽场等残忍娱乐消遣场所的精神沦丧,也表明了他们与希腊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贵祥 《建筑师》2013,(5):101-108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世界建筑理论的基石。30年前中国出版了《建筑十书》的一个版本,2013年一个新版的中文《建筑十书》译本的问世,使我们再一次回到建筑理论与建筑历史这一话题。本文从建筑是否有理论,中国人是否需要自己的建筑理论,如何为建筑理论定位,中国当今在建筑理论方面的现状如何等方面的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外,本文对于新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沈亚婷 《门窗》2012,(7):142
文章简要的介绍了著名女建筑师扎哈设计的奥地利伯吉瑟尔滑雪台,并根据维特鲁威三原则对建筑的坚固、适用、美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伯吉瑟尔滑雪台是建筑功能与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