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162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联网(IoT)的概念是指大多数数据流量最终会是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并且通常具有遥测的性质。这种流量的特点是低带宽和突发性:即异步发生在随机的时间间隔。市场专家认为,这种流量是不可避免的,这将需要很多新功能,包括在企业领域和消费者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成像条件下,运动中的三维目标,其投影形状(silhouette)是变化的,因而其可识别性也处于变动中.为了应对这类困难情况,本文定义了模式的动态特征空间和模式的动态可识别性等概念.提出了处理三维目标运动图像序列的多尺度智能递推识别方法(MUSIRR).构造了一种混合神经网络和逻辑决策模块的智能识别器,BP神经网和RBF网用作识别器的基本构成单元.在训练阶段,该识别器使用目标的多尺度二值特性视图模型的规则矩不变量为样本特征向量.在识别阶段,算法在递推识别序列目标图像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目标姿态不会突变以及有关成像过程的合理约束,达到了提高识别率目的.  相似文献   
3.
马江洪  张文修  梁怡 《计算机学报》2003,26(12):1652-1659
复杂海量数据往往表现为多种结构特征的混合体,回归类混合模型就是对这种混合体的一个描述.该文基于统计学的有限混合分布理论和可识别性的相关结果,针对回归变量的三种情形:(1)解释变量固定,(2)解释变量随机,(3)解释变量固定且类别参数指定,分别讨论挖掘一般回归类的混合模型的可识别性问题,并给出同族回归类混合模型可识别的相应充分条件.这些条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与一类特别的解释变量集合有关,而该类集合是由同族的回归函数与回归参数唯一确定的,其元素使不同的回归参数对应回归函数的相同值.特别地,当回归函数线性时,这类集合就是解释变量空间中的超平面.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城市寸土寸金,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是"向天要地",而地下空间则是"向地要地"。如何提升地下空间的商业价值,如何让地下空间不再阴冷、潮湿、暗淡,如何让地下空间变化多姿。本文将下沉商业广场的设计进行论述。城市地下空间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全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发展充分向地下发展延伸,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见证了这里历史文明的起伏,也让文化在景观中得到延续,让人们在领略风景的同时,感受不同地域的景观特色。说起新加坡,人们会想起这是一座花园城市;谈起罗马,会联想到斗兽场这样的历史遗迹。不同的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同样,由于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城市会衍生出不同的地域性景观,它在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中不断得到延续,通过综合的对环境因素的考量、人的需求和历史文化的综合把控,不同的城市延伸出不同的公共空间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互动性,提高了景观的可识别性。  相似文献   
6.
祁钟 《四川建材》2010,36(6):46-48
本文以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中央广场设计实践为例,通过对中央广场的交通组织、空间构成、功能设置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针对一般城市广场千篇一律,最终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的设计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城市广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的商业建筑已经逐步发展到地下,尤其是地铁的发展,便利的交通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对消费的热切需求,很多地下商业建筑与地铁口直接相连。然而,当人们在几万平米的地下商业中行走时,却很容易失去方向,室内的可识别性低。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案例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建筑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究发现影响地下商业建筑可识别性的主要是空间路径形式、空间节点、标志物、光线等,并基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包括引入自然光线、空间节点设计、标志物设计以及网络多媒体介入。  相似文献   
8.
在街道设计中,哪些街道要素宜连续有序,哪些街道要素宜独具特色,弄清这些问题的答案对厘清街道可识别性的提升机制尤为重要。文章以杭州七条现代商业街道为例,通过对街道要素的连续性测度,探究街道连续性与可识别性的关联关系,揭示提升街道可识别性的街道要素组织特征。研究得出:断面类别复杂度、断面类别差异度、行道树及相关绿化连续度对街道可识别性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路灯、广告牌、垃圾箱、人行流线通畅度对可识别性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露 《门窗》2012,(9):346+348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符号、标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视觉传达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城市体系中越来越凸显出它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作为城市信息设施,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又要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存在,要兼顾美学功能。它既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构成城市空问环境的景观要素。它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人文以及城市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0.
向天宇 《中外建筑》2010,(8):140-141
随着检察机关行使职能的日趋完善,体现检察机关行政风貌的办公环境基础建设也日益增多,从而迫使建筑师对于检察院机关的建筑形态整体性设计更为关注,如何理解整体性的含义,如何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法,笔者以一次实践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