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3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81篇
电工技术   455篇
综合类   584篇
化学工业   438篇
金属工艺   394篇
机械仪表   1405篇
建筑科学   1342篇
矿业工程   514篇
能源动力   253篇
轻工业   193篇
水利工程   264篇
石油天然气   848篇
武器工业   127篇
无线电   2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1篇
冶金工业   193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19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型矿车的发动机质量巨大、安装方式独特,对其发动机悬置的静、动态刚度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显式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大型矿车的发动机橡胶悬置进行了静、动态刚度特性分析,并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来检测数值仿真的精度,结果表明:大型矿车发动机悬置的静刚度仿真测试相对误差在8%以内、动刚度仿真测试相对误差在15%以内,这说明仿真与测试结果较为吻合,可以在结构设计阶段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预测其静、动态刚度特性。研究结果对大型装备悬置系统的结构设计、缩短研发周期以及预防振动噪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综合采用理论分析、装备研发,技术开发、工程实践等方法,研究了厚煤层综放开采的覆岩运动特征、动静叠加载荷作用下冲击动力灾害发生原理,提出了坚硬顶板多点拖动式分段水力压裂冲击防治方法,并在神东布尔台煤矿开展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放开采中-低位关键层破断方式逐渐由悬臂梁式过渡为砌体梁式,控制采掘扰动形成的动载荷,改造覆岩破断形式是解决冲击动力灾害的关键。通过顶板分段水力压裂弱化技术实施,压裂最高压力30.7 MPa,破裂压降最大达10.0 MPa,出现3.0 MPa以上压力降200余次。单个压裂钻场弱化影响范围达走向300m,倾向230m;压裂后顶板来压步距、动载系数、最高压力较未压裂段分别降低了20.00%~69.70%、5.79%~7.90%、13.44%~18.37%,验证了顶板弱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黄嘉炜  卢曦 《机械强度》2021,43(3):686-692
为了对八沟道等速万向节内套进行结构和静强度设计,从钢球选型出发,对八沟道等速万向节内套进行了结构参数正向设计.对内套危险截面进行了全场静强度设计,以理想静强度场为目标,定量匹配了危险截面静强度的材料、热处理,并对全场静强度设计进行了定量评价.使用MTS静扭转试验机对等速万向节总成进行了静强度扭转试验,并用显微硬度计对内套进行了显微硬度试验以验证理论,结果表明按照基于强度场的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静强度设计与匹配方法设计的八沟道等速万向节星形套能够满足强度和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形起伏剧烈、速度和厚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折射静校正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不能准确地识别和拾取来自于地下连续地质界面的折射波,使得精确求取的长波长静校正量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介绍了这种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特点,基于对比折射法的折射波至拾取实质上是一个折射层的对比分析解释过程,因此能准确地拾取折射波至,精确地求解低速带的绝对延迟时;然后利用延迟时和近地表速度模型(等效,时深,空变)反演表层模型,最终一次性完成基准面静校正(包含低速带校正和高程校正)。在黄土塬、沙漠以及沙漠和山地的接合部等地区,利用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进行静校正处理,使资料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信噪比和分辨率高,构造形态清晰可靠,提高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6.
沙漠地区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静校正及各种类型干扰的影响,西部沙漠地区地震资料的高精度处理较东部地区有更大的难度。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Ⅱ区、Ⅲ区、Ⅳ区、顺托果勒等区块地震资料在振幅恢复、静校正、去除各类噪音、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叠前、叠后子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在西部不同区块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中的速度分析、动校正、剩余静校正等均是以反射点为基本反射单元进行研究,对于复杂地质界面来说,地下反射点的信息分布在临近多个CDP点上,用常规方法处理无疑会损失许多有用信息。CRS叠加技术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利用邻近多个反射点组成的共反射面信息进行动校叠加。介绍了利用CRS叠加技术进行叠加成像及剩余静校正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为了研究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承载性状,对湿陷性黄土中的3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其结果为挤扩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仲达  陶静 《石油物探》1994,33(4):10-18
本文讨论了准噶尔盆地边缘山区替代速度对初步静校正精度的影响。通过用相遇法从多次覆盖反射地震震采集记录中的初至折射波计算基岩面的t0时和选用合适的替代速度进行初步静校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表层不均匀和基岩面起伏引起的大静校量,使静校误差控制在自动静校的要求范围之内,从而提高了速度谱和水平叠加剖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导出了立式金属罐罐底边界条件对其液体静压力效应修正值的影响.并给出在不同容量的罐中此影响的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