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过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对食品加工行业构成挑战,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一方面,从食品加工行业的角度来看,食品原料成分、外源添加剂和加工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现代食品加工中过敏原的存在更加复杂。此外,由于缺乏过敏原识别和有效的检测与评价系统,导致目前食品过敏原筛选与检测、跟踪与预测、干预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满足消费者对包括食物过敏原在内的不同类型原料来源的知情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的满意度也成为当务之急;此外,随着人们接触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也越来越高,日趋复杂化、广域化和严重化的食物过敏所带来的食品安全健康问题已很难避免。鉴于此,针对大健康背景下日益严重的食品过敏安全问题,本综述介绍了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方法,总结了食物过敏原消减与控制技术,阐述了低致敏性食品以及抗过敏活性物质,综述了目前食物过敏原口服免疫治疗进展,旨在为预防和控制食物过敏,保障食物过敏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又被称为"奇异果",进口奇异果经常被当成高档水果。营养学家们对它的评价也挺高,营销中甚至有人称之为"水果之王"。不过,又有人说它能引起过敏,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吃后更容易发生。猕猴桃,到底能不能给宝宝吃呢?猕猴桃是优秀的水果成熟的猕猴桃酸甜适度,果肉颜色晶莹,口感丰富。营养方面,它最大的特点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一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提供的维生素C就超过了一个成人一天的需要量。有人把它称为"维生素C之王",也不算太夸张。但如果算绝对含量,其他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20年来,工业国家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目的:经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益生素在早期炎症反应有潜在的控制作用.方法:27名平均年龄4.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未曾接触过其他婴儿或其他配方奶粉)确诊患有特应性湿疹.患儿停止母乳喂养后分组,分别服用含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或乳酸杆菌LGG(ATCC 53103)或不含益生菌的完全水解乳清配方奶粉.本实验分别检测了炎症范围和程度,婴儿生长和营养情况,循环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浓度,血清中可溶性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甲基组胺和尿嗜酸粒细胞蛋白-X.结果: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评分)可显示特应性湿疹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母乳喂养期,SCORAD指数为16(7-15),中位数(四分位差).同服用未添加益生菌配方奶的患儿相比,两个月后,服用添加益生菌配方奶的患儿有明显好转;X<'2>=12.27.P=0.002.添加双歧杆菌Bb-12组的患儿SCORAD评分降至0(0~3.8),乳酸杆菌组的SCORAD降至1(0.1~8.7),与未添加组评分形成对比--13.4(4.5~18.2),中位数(四分位差).同时检测发现可溶性CD4的血清浓度和尿嗜酸性粒细胞蛋白X均降低.结论:本实验首次证明特异益生菌种对过敏炎症反应的帮助.数据进一步说明益生菌可能抵抗炎症反应的肠道环境.当宿主体内新产生的抗体敏感性不强时,这些益生菌株联合作用,可帮助婴儿度过断奶期.因此益生菌为过敏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食物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食物过敏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学和食品安全问题。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出台法规要求必须强制性标识食物过敏原,其中欧盟有14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8种。同时,这些国家还开展了过敏原标准物质和阈值的基础研究,确定了有证标准物质候选物和群体阈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我国食物过敏原现状,本文提出了加快中国过敏原标识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6):544-544
食物中对某些人完全无害的蛋白质对其他人可能就是致命的。有研究确认一种对于抵抗食物过敏的分子,也许会成为治疗食物过敏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食物过敏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通过食品加工来消除或减轻食物过敏原蛋白的致敏性,一直是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3种热加工技术(湿热加工、干热加工、微波加工)和6种非热加工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声波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辐照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酶交联技术)对食物过敏原蛋白致敏性的影响,期望为研发低致敏性或脱敏食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以破解食物过敏人群膳食受限的困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食物过敏的严重程度与效应细胞脱颗粒的程度呈正相关。脂肪酸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的天然配体,能够通过PPARγ调节下游产物来调节炎症反应。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各种脂肪酸与效应细胞脱颗粒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月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作为配体与PPARγ对接,预测其对效应细胞脱颗粒的影响。RBL-2H3细胞用于验证这些脂肪酸是否能作为PPARγ的天然配体,并调节效应细胞脱颗粒。结果 5种脂肪酸对RBL-2H3脱颗粒有显著影响。月桂酸显著促进脱颗粒,而油酸和α-亚麻酸抑制脱颗粒程度。硬脂酸和亚油酸对脱颗粒程度无显著影响。结论 脂肪酸作为天然配体在口袋结构中不同的结合深度,使PPARγ呈现出不同的三维构象,从而产生对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不同的亲和力,以调节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程度。这提示我们或可以通过饮食干预改善食物过敏。  相似文献   
8.
舒二连  钮冰  陈沁 《食品与机械》2022,(10):216-223
研究介绍了食物过敏原及其致敏机理,综述了花生、大豆、牛奶、虾、鸡蛋和猕猴桃的主要过敏原在超声处理上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超声处理在降低食物致敏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鸡卵清蛋白(OVA)食物过敏大鼠模型,利用中药复方 Formula-3对食物过敏大鼠进行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 BN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PBS 对照组、OVA 模型组及中药复方 For-mula-3治疗组,每组8只。OVA 模型组与中药复方 Formula-3治疗组在前6周和第7、9、11、13周分别予 OVA(1 mg·mL-1)灌胃致敏,每天1次;于第13周末以 OVA(100 mg·mL-1)进行激发,建立大鼠 OVA 食物过敏模型。其中中药复方 Formula-3治疗组于第7周开始同时给予1 mL 中药复方 Formula-3(150 mg·mL-1)灌胃治疗,每天1次;OVA 模型组则以1 mL 的0.1 mmol· L-1 PBS 灌胃治疗。PBS 对照组致敏、激发和治疗均予以浓度为0.1 mmol·L-1的 PBS 1 mL 灌胃。激发24 h 后处死大鼠,测定3组大鼠血清中 OVA 特异性 IgE 水平、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百分比、观察肠道组织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OVA 模型组血清中OVA 特异性 IgE 抗体显著高于 PBS 对照组、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 PBS 对照组(均 P <0.01);中药复方Formula-3治疗组血清中 OVA 特异性 IgE 水平显著低于 OVA 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显著少于 OVA 模型组(均P <0.01)。OVA 模型组肠黏膜微绒毛变形,细胞内细胞器损伤,细胞间连接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中药复方Formula-3治疗组微绒毛均匀整齐,细胞器基本正常,细胞间连接紧密,与 OVA 模型组相比病变明显轻微。结论中药复方 Formula-3能有效地降低食物过敏大鼠血清中 OVA 特异性 IgE,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并减轻肠道的病理改变,对食物过敏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几丁质酶(EC 3.2.1.14)是一类能够催化水解几丁质结构中β-1,4糖苷键的水解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多种生物中。植物几丁质酶的高水平表达能够增强植物对害虫、病原菌和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的几丁质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过敏原,与乳胶-水果综合症密切相关。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的潜在健康危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的分布、结构、分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期为食品中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的分离、结构鉴定、过敏原性评价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