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稳亮  杨新军  赵荣 《规划师》2007,23(2):84-8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施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区外存在明显差距,就业、收入、设施、环境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专业协调、部门沟通、利益平衡等诸多社会价值因素是制约大遗址规划实施与居民生活状况改良的根本原因.应从保障大遗址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公正性等方面着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基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遗址保护的发展理念已趋向从传统的一维生态环境观上升到二维环境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从大环境观概念着手,可实现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二维环境视角下,汉长安城大遗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以此分析大遗址环境保护的方法,并从技术层面与社会管理层面上寻求大遗址保护的环境突破,最后得出结论:环境保护是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应以人为本,寻求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不断探索与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3.
隋唐长安城市规划中的模数制及其对日本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亚,城市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中国城市经历了重大变革和细微的演变,这些变化有时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某些时候是由于统治者的意愿或是受到规划者个人智慧的影响。本文从都城长安的城市布置,推测出隋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型。建于新纪元开端的长安城,折衷都城规划的两大传统,以模数制为基础,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模式,并以之来回应新王朝的勃勃雄心,它的规划深刻影响了东亚城市的演化,八世纪日本的平城(奈良),长冈和平安,以及渤海帝国的五都,皆以其为范本。[1]  相似文献   
4.
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江  孙晖 《城市规划》2003,27(1):77-82
从城市形态的角度出发 ,从城市规模、城市肌理、街道尺度三个方面对唐长安和西方古代城市进行对比 ,对唐长安进行了新的解读 ,认为唐长安与西方古代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尺度差异。进而提出了唐坊里为小城镇的假说 ,即 :唐坊里不是街廓 ,而是一个个强制移民的小城镇 ;唐坊里之间的大街不是现代意义的街道 ,而是每个小城镇周边实行半军事管制的隔离带 ;唐长安不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 ,而是近百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布局严整的、高度组织的小城镇群。并对此进行了定性定量的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安区地处西安南郊,地热水资源蕴藏比较丰富。长安区对地热水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促进了长安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地热水洗浴、供暖,节约了能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汉长安城为例,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分布概况、遗址构成要素、遗址特征与评价的分析,提出了汉长安城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对文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村镇景观建设、公园形象景观建设和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探讨了大遗址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与城市意象模式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唐长安和南宋临安城市意象元素的分析,归纳里坊制和坊巷制两种不同规划制度下的城市意象模式特征和形成机制,指出古典坊制和里制瓦解所造成的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和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变化是中国古代城市意象从区域模式向道路模式转型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8.
崔玲  周若祁 《华中建筑》2009,27(3):166-17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辉煌时期。然而,隋唐都城长安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森林植被破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时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时期。该文对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用材量首次进行定量估算,进而分析唐长安城大规模建设对周边森林植被、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这对于研究特定历史时期里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21年4月18日,长安大学迎来建校七十周年。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出版了“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分上、中、下三册(2021年第1期、第2期和第3期),共发表39篇高质量论文,以期汇聚地球科学与环境领域高端人才,为学校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建言献策。总结了《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出版“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的编辑策略,包括组稿策划、出版过程和宣传方式。组稿策划主要包括拟定征稿通知、确定组稿对象、邀请专家学者赐稿、定期询问稿件准备情况等。出版过程主要包括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创造性开展封面设计、创意扉页设计和致谢形式多样化实践,采用中国知网网络首发确保论文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宣传方式主要包括组稿时在官方网站以及出版后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针对每篇论文发布动态消息,组稿阶段及时向专家学者汇报专辑来稿最新进展,走访地球科学与环境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向专家学者赠送本次专辑。上述措施的高效实施确保了“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既是一本高质量专辑,更是一本有温度的专辑。  相似文献   
10.
唐长安坊里内部形态解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晖  梁江 《城市规划》2003,27(10):66-71
对唐长安坊里内部街区形态进行了考证和推断 ,并对古代街区结构的典型布局和模式进行了城市形态学方面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中西不同文明下街区街廓尺度的巨大差异 ,以及唐长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城市街区规划的肌理特征和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