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8篇
水利工程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突发7.0级地震,破坏性地震过后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概率极高。8·8强震对四川省九寨沟县域内崩塌、滑坡灾害产生明显作用,但是泥石流灾害由于先天具有隐蔽性和时差性的特点,灾前特征难于被精准识别。纳休沟位于8·8强震震中附近的漳扎镇,强震发生后的次年7月1日,纳休沟突发中型泥石流,造成了约200万元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定性描述泥石流爆发前纳休沟的地形、主沟道、支沟道、堆积物等发育特征,对纳休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和活动轨迹进行研究,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案,对于震后暴雨沟谷型泥石流的防灾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泥石流是山区高频率发生的地质灾害,九寨沟熊猫海左岸泥石流的发生给景区造成巨大的损失。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验及理论公式计算了泥石流的容重、峰值流量、平均流速,并对九寨沟熊猫海左岸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Massflow软件对九寨沟熊猫海左岸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合目前沟道物源、水源、地形地貌等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出:该沟道再次发生更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极大,并提出针对该沟道泥石流的两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个结合地域的设计--九寨沟国际大酒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毅 《建筑学报》2004,(6):46-49
地域性是建筑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却被忽略了.本文结合九寨沟国际大酒店的设计实践,阐释了将地域性设计概念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强调了地域性建筑在全球化趋势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娜  许从宝  梁玥琳 《华中建筑》2007,25(11):129-131
旅游发展驱动的少数民族建筑景观的变迁,是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的重要表现.文章通过对九寨沟树正寨的实地问卷与深入访谈调查,分析了居民和游客对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迁的感知,认为居民对藏寨建筑景观的特色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保护没有得到重视,而游客也缺乏对真实藏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旅游地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重在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精华,增强当地居民的自我认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和管理,培养主人意识,形成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同时还需要深化旅游地的管理,以引导为主,积极应对经济水平提高以后居民对生活环境改造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戏剧与建筑在历史发展初期的同源性,就注定了两者之间无法剥离的关系,戏剧舞台设计与建筑的结构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舞台布局和结构样式上借鉴建筑的符号元素,将建筑符号运用到戏剧中是舞台美术设计一种较为常见的创作源泉与手法。但鲁班奖建筑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的设计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戏剧的时间、人物、地点、情节等元素搬上了建筑的“舞台”,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式经历为宾客讲述了一个跨越千年的传统羌族文化与原始森林生活的饕餮故事,用戏剧舞台设计的思路创作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物源的信息获取目前主要依靠野外勘查测量和目视解译提取,存在耗时费力、覆盖范围有限、主观性强等问题。遥感因其快速、大范围、高精度监测的特点为泥石流物源识别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方式。基于Sentinel 2影像和ALOS地形数据,根据物源区光谱特征和地形特征差异,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物源识别,实现了树正寨流域地震前后泥石流崩滑物源、沟道物源和坡面物源的遥感精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①基于无人机和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选取验证样本发现,采用该方法的树正寨流域物源识别精度分别为震前85.71%,震后88.34%,对应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7和0.76;②相比于传统基于像元的遥感分类方法,该方法震前和震后分类精度分别高出14.28%和22.70%,尤其对于小面积的崩滑单体识别有着更优秀的表现;③地震前后由于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等灾害导致物源总储量由1.85×106 m3增至3.99×106 m3,主要物源类型是崩滑物源,占比70.80%。总体而言,实验为泥石流物源的判识提供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观测的自动识别方法,判识结果也将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及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Jiuzhaigou in Sichuan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world nature legacy by UNESCO. The hydrologic cycle is the research emphasis in this area. Using isotope technique of natural water can effectively trace water origin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 and reveal recharge and discharge relation of various water bodies and hydraulic connection about various hydrogeologic units. This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and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  相似文献   
8.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诱发了景区芦苇海区域约 2. 7×104 m3危岩体发生崩塌,在2018 年汛期该区域又产生约 3×104 m3的二次崩塌,损失巨大。目前,崩源区仍有约 2×104 m3 的危岩体仍悬而未掉,潜在风险高,故需要深入研究芦苇海危岩崩塌的特征和致灾机理。通过现场详查、无人机及 GIS 等手段,对芦苇海危岩崩塌的基本特征、失稳过程及成因机理有了初步认识。研究发现,芦苇海危岩崩塌失稳历经“坡表局部崩塌-顶部危岩带变形-撞击坡表-碎屑流”四个阶段,平均运动速度达 29. 94 m /s,崩落块石到达坡脚的概率约为 87%。同时,多次失稳主要受内因及外因综合影响,由于斜坡对地震的放大效应,岩体受加速度影响显著,产生震动拉裂或抛射; 而震裂的岩土体在后续强降雨的触发下,沿优势结构面向南西侧临空面发生二次崩滑。  相似文献   
9.
九寨沟旅游景区风味营养自助餐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传统自助餐的改良,结合现代营养餐的要求和人们的就餐习惯,本文设计出一种既有九寨沟地方特色风味,又符合营养搭配平衡,还具备可操作性的风味营养自助餐。  相似文献   
10.
龚震西  童茜 《中外建筑》2012,(10):85-86
在分析九寨沟沟口地段景观设计的基础上,指出自然风景区的景观设计不能参照城市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应以体现自然风貌、自然特色为主,弱化人工雕琢的痕迹,表现"弱景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