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48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赛是当今中国学生在学生时代无法回避的。有别于其他的学习阶段,在大学,竞赛的意义非同一般。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各种竞赛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繁荣的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通过分析大学生竞赛现状,探究竞赛的意义,深入讨论这看似阳光的竞争方式背后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从大学生角度分析竞赛,探究我们离诺贝尔奖究竟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2.
邓往 《建筑师》2013,(2):34-38
过去二十年来王澍以艺术家建筑师的姿态通过自身的言行对中国的职业建筑师等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展开了批判。其实这两种建筑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包括普利茨克奖在内的有关建筑创作的艺术类奖项属于主观性的奖,而不同于科学界的那种客观性的奖。中国的科学技术奖到底属于哪种奖?王澍通过自己十年来创作获得了普利茨克奖,宁可看作是奖给朝气蓬勃的青年建筑师这个群体的和对他个人对主流建筑的批判性姿态,对王澍个人而言更应看作是一种激励。毕竟离完美还有距离。  相似文献   
3.
方海 《建筑师》2013,(2):20-33
论文从建筑设计奖项发展史的视角入手,讨论包括普利茨克建筑奖在内的两百年来全球主要建筑奖项。评价普利茨克建筑奖的得与失和王澍获奖的原因,并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和王澍的作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日本近年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科学家的教育背景与教育工作环境的分析,讨论了二战后日本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对科学创新的影响。日本的初等教育给予了孩子兴趣和自由,中等教育鼓励学生个体发展与创新,而高等教育及其工作环境给予了研究者独立的研究空间和财政支持。日本教育的振兴对日本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Evan  Chakroff  陈治国译 《建筑师》2013,(1):98-103
业余建筑工作室的王澍,运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形式策略,强调行人尺度的都市主义,通过回收材料和重新诠释地方形式来响应历史文脉,倡导了一种乐观的可持续性。业余建筑的作品承载了历史,再生中国的建筑遗产;同时又指向未来,在当代中国创造了一种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建筑学和都市主义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徐猛  张健 《新建筑》2011,(6):114-117
数字时代的发展给建筑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建筑界的风向标普利兹克建筑奖也见证了这个时代下建筑形态的变化。以具有数字时代建筑形态特征的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概括出数字时代建筑的主要形态特征:柔软性、过程性、动态性及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 2 0 0 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催化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杨山成品油中转站奖金分配系统主要是完成管理人员对杨山站各班组月奖金的分配。即:全站职工名字、系数、班组、月考核分、总奖金额、职工月考勤的录入、修改和查找;奖金分配表的生成及打印;操作人员管理(权限的设置及口令的修改)等。本系统具体有五大功能:初始化设置是完成班组设置、人员录入、建立或打开操作表;数据录入是完成录入考核分、修改数据;操作员设置是完成添加操作员、修改口令;打印报表是生成奖金分配表;退出就是结束本系统。  相似文献   
9.
顾孟潮 《重庆建筑》2012,11(4):13-15
该文介绍与评述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人和王澍的建筑设计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晋江电力大厦工程创“鲁班奖”的实际,论述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新技术的应用是确保创“鲁班奖”的保证。从合同签订开始,就明确了工程创“鲁班奖”的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按体系文件要求,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控,并在施工过程中,依靠科技进步,将新技术应用与工程质量创优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工程创“鲁班奖”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