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8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新能源场站运行值班人员违反调度纪律行为多发的情况,由发生在承德电网内几起典型案例入手,对调度规程相关规定进行分析,从调度纪律意识树立、规章制度学习、调度命令执行等方面提出要求,以提高新能源场站运行值班人员的调度业务水平,有效杜绝违反调度纪律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量新能源场站的投运,提高新能源场站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从新能源场站电力监控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本体、物理安全及安全管理四方面阐明了网络安全防护的薄弱点,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明确了相关防范措施手段,提出了提高新能源场站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网技术》2021,45(10):4194-4204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是世界首个直流电网工程。与前期工程相比,张北工程系统设计的主要难点在于:工程故障穿越要求高、故障发展速度快而核心设备的暂态应力水平受限;新能源孤岛接入双极直流电网存在双极协调控制困难、宽频振荡风险高以及暂时性盈余功率问题严重等问题。针对张北工程系统设计的主要难点,提出新型三次谐波注入策略、直流电网电抗器最优化配置方法、基于接地电阻的续流快速衰减方法、子模块动态平均工作电压策略、新型阀控不平衡快速保护策略、阀本体过压保护的动态定值策略等一系列方案,有效提高了核心设备的电流和电压应力水平对直流电网的适应性;提出了双极V/f下垂控制、大规模新能源场站宽频阻抗特性获取方法、基于交流耗能装置的盈余功率解决方案等,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孤岛接入直流电网的双极协调控制问题、宽频振荡问题和暂时性盈余功率问题。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实践,验证了上述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大规模风光储场站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电力减排的有效途径。然而,风光储之间的耦合性难以刻画,碳交易对风光储出力的影响不明确,如何合理报量报价来实现现货市场收益最大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规模风光储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该文首先设计考虑碳交易影响的电力现货市场机制;然后,基于风光储之间的耦合效应,提出场站的最优报价策略与协同调控方法,并考虑风光出力不确定性,构建风光储场站参与报量报价的双层模型,以实现其收益的最大化;最后,利用IEEE-14节点系统的算例证明方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框架与模型能够优化风光储场站报价,丰富储能套利手段,在提升场站收益的同时降低系统碳排放。  相似文献   
5.
建立准确的新能源场站模型是研究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影响的基础。该文首先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系统功角稳定性、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和电力电子多频段振荡角度出发,论述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对新能源场站模型的需求,并总结出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需求表。然后,通过仿真验证新能源场站模型对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某些工况下,新能源场站内的拓扑结构、集电线路阻抗、发电单元功率分布的影响不可忽略。最后,综述现有新能源场站等值方面相关文献,通过需求分析、场站为单位的建模体系,提出统一结构的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大规模新能源场站的主动支撑能力,提出基于模糊机会约束的新能源场站虚拟同步补偿装置(VSCOM)的容量配置策略。首先,构建包含储能与无功补偿单元的虚拟同步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并对其惯性与备用需求进行建模;其次,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基于新能源发电历史数据构建出力的不确定性合集,确定极端情况下的出力情况;再次,考虑投资经济性与稳定支撑需求,构建虚拟同步补偿装置中各子单元的容量配置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新能源场站虚拟同步补偿装置较单一储能可增加新能源场站净收益19.19%,虚拟同步补偿装置可满足高比例新能源系统98.6%的惯量支撑需求,所提方法可促进新能源与电网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短路电流呈现幅值受限的非工频特征,导致差动保护的动作性能下降。在分析新能源电源与传统同步发电机故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频特性相似度的新能源场站T接型送出线路高速保护原理。该方法首先利用压缩感知压缩高频率采样信号,传输低频率压缩信号,降低保护通信量。然后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电流的时频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剔除时频特征的冗余信息,得到时频特征矩阵。最后利用堪培拉距离衡量时频特征矩阵相似度,提出基于时频特性相似度的高速保护原理。所提保护理论上可以在故障5 ms内可靠识别区内外故障,具有较强的耐受故障电阻和系统噪声的能力,并且适用于新能源弱出力的场景。硬件在环实验结果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了所提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circuit ratio,MRSCR)是衡量电力系统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构网型储能对提升MRSCR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介绍构网型储能的基本结构,对构网型储能的功率与频率电压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构网型储能具有虚拟同步发电机特性,可等效为传统电源向交流系统提供短路容量;然后,基于等值阻抗矩阵揭示了构网型储能对MRSCR的影响机理;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构网型储能对MRSCR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区域多需求点的物流配送系统,在原有的车辆配送总费用为目标的基础上,兼顾顾客的满意度目标,建立了带有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该模型基于大小车沿途在虚拟场站接驳补货策略,节省了货车往返配送中心补货次数、距离与时间.根据该模型需要部分顾客作补货点的特点,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将顾客分类,采用基于分区域和极大极小策略的多目标进化算法思想进行求解,以测试题库The VRP Web中的算例进行测试分析.经由测试结果比较,相较于非接驳补货的传统VRPTW,该模型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客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输系统规划是都市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交通流的调查与分析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前提和条件,而运输流的调查与分析是运输组织和运输场站规划的前提和条件,根据单核都市圈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特征,分析了其客流的生成规律、增长规律和交流规律,结合国内外实例,对都市圈客流结构、运输方式选择以及中心城市的客流分布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总结出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单核都市圈客流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市间直达运输与结点运输相结合的公路运输组织方式,并对中心城市公路客运场站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