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6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92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卢枫 《化工之友》2007,(3):60-61
选煤厂煤样分析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应从煤样的送就检,全水分煤样的称取,煤样的制取,煤样的称取,水分的测定,灰分的测定,挥发分的测定和硫分的测定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提高煤样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测试耗氧速率和氧化动力学参数研究煤样粒径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利用煤低温氧化测试系统,测算在供应气体流量、氧含量等给定条件下四类不同粒径范围煤样升温氧化耗氧速率,同时依据基于耗氧量建立的数学模型来测算煤低温氧化时不同粒径煤样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煤样低温氧化耗氧速率变化分为缓慢耗氧、浅度耗氧和深度耗氧等三个阶段,在实验条件下煤样粒径小于0.198mm的煤样更适合煤低温氧化。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采制煤样是目前唯一能够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煤样的手段,但国产设备普遍存在全断面采样难和水分适应性差两大难题。所研制的刮斗式机械采制煤样装置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进口设备的水平。还介绍了机械采制煤样装置的开发研制情况及主要设备概况,并与进口设备进行了技术经济性比较,提出了应用推广意见。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机械采制煤样装置的现状、技术要求和发展,指出了目前国产机械采制煤样装置的性能已达到国际水平,今后不应重复进口该类设备,应将有限资金转到科研和开发方面,使采制煤样装置全面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大煤样渗透试验系统,该系统由瓦斯源、瓦斯压力测试、瓦斯流量测试、伺服加栽、声发射检测和渗透试验装置等单元组成,可进行大块煤样(150mm×150mm×150mm)的渗透性试验.该试验装置具有以下特点:能够进行含有原生节理、裂隙和层理的大块煤样的渗透性试验;检测到的煤样应力、声发射(AE)、瓦斯压力与瓦斯流量具有良好相关性,瓦斯流量最低处于煤样弹性阶段后期,瓦斯流量增加始于煤样屈服点,瓦斯流量最大滞后于煤样的峰值强度;试验系统具有伺服控制重复加载、操作简单、系统气密封性好等特点;能够反映煤体应力对煤体渗透性的影响,能逼真再现工作面前方煤体受力状态下的渗透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抽放方案的制订和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田超 《煤质技术》2007,(4):26-27
分析了煤样制备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包括制备过程中的缩分误差、筛分和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等,并对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RB/T 214、GB/T 27025、CNAS-CL01-G001和CNAS-CL01-A002要求,在变异性大的褐煤检验中,对GB/T 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样方法》和GB/T 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标准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具备执行GB/T 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样方法》和...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的准确度,结合其测定原理及方法对试验煤样、仪器设备和操作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试验煤样、煤杯和探针、硅碳棒和炉砖、控温系统和热电偶、炭黑干扰的处理、不同曲线类型的测定要求、曲线绘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及处理建议,以确保减少实验室间的数据偏差并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作经验,从仪器设备、煤样制备、仪器校准、测定步骤、筛分及称量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的因素,并总结了其在各测定环节的注意事项,旨在提高煤的哈氏可磨指数测定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