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7篇
电工技术   214篇
综合类   86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246篇
矿业工程   84篇
能源动力   68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196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53篇
无线电   1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测得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资料为基础 ,讨论了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 ,计算了潜水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首次应用模型水轮发电机组对三峡地下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方案进行水力过渡过程试验研究。对水轮机导叶实行分段关闭 ,并求出了二段关闭的最佳拐点 ,试验证实了二段关闭对减小尾水管进口的负压和机组转速上升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有关水力参数的测试 ,认为变顶高尾水洞可以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是一个减少山体开挖、节省投资的新型设计方案。在地下电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a packet access scheme that is able to support mixed traffics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propagation delays. Referring to a Tim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ir interface, we propose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based on a random access scheme. A successful attempt grants the use of a slot‐code resource. This protocol is named Adaptive Time Code‐Packet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ATC‐PRMA), since the access parameters are changed, depending on the traffic load conditions, so as to fulfil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Numerical examples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Low Earth Orbit (LEO)‐Mobile Satellite System (MSS) scenario, but all these considerations could be applied to 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 (HAPSs) as well. In both cases, high propagation delays prevent an immediate feedback to user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our MAC scheme. Accordingly, we define a criterion for optimizing system performance. The predicted ATC‐PRMA behaviour is supported by simulation results. Finally, we show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ATC‐PRMA with respect to a MAC protocol not employing adaptive parameter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
山前平原地下水侧向补给潜力空间变异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AT模型利用分辨率较高的DEM数据,可以估算山前地下水侧向补给的空间变异,并可以计算不同降水年型下补给量的差别。模拟需要对研究区进行填洼、流向确定、汇流和河网水系的提取四步运算,并对河道临界支撑面积的取值进行分析。分别模拟了平水年和丰水年两种降雨年型下研究区13个出水口的地下水侧向补给潜力。在研究区,由于地形的变化,导致山与平原交接断面上出水口的集水面积变异非常大,因此山前平原所接受的地下水侧向补给量的空间变异也非常大。不同的降雨年型下,降雨量转化为地下水侧向补给量的比例也不同。平水年的转化比例较小,丰水年的转化比例较大。应用SWAT模型时,与ArcView的拓展模块有机结合,可以更方便提取完整的大流域,划分出合理的子流域。  相似文献   
5.
Ohne Zusammenfassung
Impacts of green roofs and rain water use on the water balance and groundwater levels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地区环境温度、空气密度及气压低,在选择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及UPS容量时应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满足变电站的用电需求。结合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的某500 k V变电站项目,对高海拔变电站蓄电池及UPS容量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位素与水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布苏湖湖水的补给源,结果表明,大布苏湖水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补给。大布苏湖水、地下水与松花江中游的江水同位素δ2H-δ18O关系点分布在相同的区域,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泉水中的氟-砷关系表明,补给湖泊的地下径流主要发生在20~30m的粉细砂层,火山岩风化物细颗粒沉积层构成了主要的透水层,火山岩细颗粒中的砷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溶解到地下水中,形成了高砷含水层。据此推断,大布苏湖水来自于松花江等周边河流的渗漏,渗漏水通过黄土层下伏的高砷粉细砂层向大布苏湖中排泄。湖心钙华表明同时存在深层承压水的越流补给。  相似文献   
8.
从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了正交直线供水边界完整(井)干扰井稳定流计算公式,并应用该公式解决了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相关水文地质计算问题。实例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正交直线供水边界完整(井)干扰井稳定流计算公式实用性较强,通过对观测孔稳定动水位h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验证了该公式的科学性,该公式可作为水文地质计算公式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空飞艇囊体的应变实时测量装置无法同时具备体积小和实时测量的工作属性,创新性地用光学器件和感光元件配合,对工作中飞艇囊体两个固定点的相对位移量进行测量,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线监测飞艇囊体应变的测量装置,能够实现应变在线测量且测量精度高;采用TCD1500C电荷耦合器件作为数据来源;主芯片采用ZYNQ处理器,ZYNQ能够具备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和Cortex的数据调度能力,能够处理CCD高速数据;通过自定义IP核,使用PS端与PL端互联AXI协议,实现了高速、大量数据传输;为了得到应变信号,采用了将应变信号转化为位移信号进行采集的方法,之后将位移信号采集存储至SD卡中并周期性显示到上位机上,实现地面对飞艇囊体应变的实时监控;实现了飞艇囊体应变的实时测量并把测量精度提高至0.1%.  相似文献   
10.
地面沉降是全世界主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而地下水超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地下水人工回灌和停采对北京平原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三维地下水模型和情景设计法,设计3个情景(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北京平原区域及沉降中心的沉降速率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等情景下北京平原在2015、2020和2030年的区域地面沉降分别为24 mm/a左右、12. 7~23. 2 mm/a及12. 4~23. 7mm/a,沉降中心地面沉降分别为39. 30~158. 62 mm/a、21. 09~165. 83 mm/a及16. 5~162. 95 mm/a;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储存量的恢复以及地面沉降的控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下水停采的效果要优于人工回灌的效果;只有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面沉降控制,才能既控制地面沉降的恶化,又保证北京平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