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3)
目的 研究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对于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17例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前超声图像资料,并与产后超声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前超声特征,重点关注三血管气管切面的表现。结果 17例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均有阳性表现。其中主动脉弓缩窄3例,表现为主动脉弓细小;主动脉弓离断7例,表现为主动脉变细,不能连接至降主动脉;右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5例,可见环绕气管的“U”形血管环;右位主动脉弓合并镜像分支2例,可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动脉导管不汇入降主动脉。结论 三血管气管切面是提示胎儿主动脉弓异常敏感且有效的切面,中孕超声筛查时应重视该切面,早期发现异常并给予适当的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4):143-145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远端夹层形成的原因及再治疗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本科收治的3例A型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患者,术后常规复查发现支架远端出现新发破口,均再次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随访至2013年9月,3例患者未再出现新发破口,真腔均完全打开,假腔未见显影。结论: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作为一种新兴术式较传统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术相比能明显简化手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但随着手术例数逐渐增多,其远端夹层形成作为严重并发症不容忽视,提示该术式尚需进一步完善及更多临床验证,而腔内治疗仍可作为再次修复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准确测量主动脉弓的变形和位移,以便于主动脉弓血流动力学的仿真计算以及主动脉弓疾病的形态学诊断的进行.方法本文首先基于主动轮廓模型(GVF Snakes 模型)把MRI图像中的主动脉部分与胸腔分割开来,之后 对人主动脉弓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多幅MRI图像进行分析,建立主动脉弓运动的动态模型,并通过相关软件对主动脉弓 的变形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获得了一个行动周期内升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中部,头臂动脉分支前,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后以及降主动脉中部等五个典型截面的变形量.结论升主动脉中段的边界变形幅度较大,其他部分截面面积变化相对较平稳.通过对主动脉弓MRI图像的分析研究,可以准确地获取到血管边界的位移和变形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锥度对主动脉弓内血液脉动流的影响,文中建立了两个几何模型,分别考虑没有锥度和有锥度的情况。使用有限体积法对两者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两者轴向速度、二次流、壁面切应力和局部雷诺数在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锥度对于轴向速度、局部雷诺数大小影响较大,对于二次流和壁面切应力的大小和分布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锥度对于回流的初始发生位置也产生了影响。这些说明了锥度对主动脉弓血液脉动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准确地分析动脉瘤壁面切应力及梯度变化,采用逆向工程的思想方法,借助Geomagic和Pro/E软件,以原始STL(stereo lithography)格式的表面模型为依据,建立了一个个性化主动脉弓动脉瘤实体模型,并在其内部创建理想化支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最终完成实体模型的建立和分块,并针对边界层和支架进行分区域网格划分.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仿真;模型基本满足对特定区域网格细划分的需要,可以为支架介入治疗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仿真提供基础;这种模型建立方法为建立其他类似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摘要】 主动脉弓部病变常因累及弓上分支血管,腔内治疗一直极具挑战。随着近年技术和器材飞速发展,开窗支架、分支支架植入术和复合手术等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然而微创、资源和成本或定制化要求,又限制了这些技术在紧急手术中应用。烟囱腔内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无需定制等优点,已成为一项重要选择,广泛应用于多种主动脉疾病,如动脉瘤、夹层、主动脉溃疡和主动脉外伤等。烟囱技术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面临术后内漏、支架通畅性等问题。需要远期随访及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评估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最终评估该技术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