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19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Planning》2015,(11):150-152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后患者的病死率上升,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CTA、DSA等检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有所增加。目前,CTA作为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CTA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脑前交通动脉瘤作为高发且易破裂的动脉瘤类型,位于脑Willis环前循环处,该处血管结构和血流状态复杂且临床实测难度大,其如何影响瘤内血流动力学特征尚不明确.该文以理想化脑前交通动脉瘤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重点研究左右侧脑前动脉A1段(ACA1)管径比对动脉瘤入流边界条件及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动...  相似文献   
3.
徐高峰 《工业加热》2006,(3):142-145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颈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方法4例肿瘤所致颈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均出现颈部或口腔危及生命的出血,采用Seldinger方法,选用自膨式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治疗.结果4例成功施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颈总动脉中段1例,颈动脉球2例,颈总动脉远段1例.共置入覆膜支架6枚.术后假性动脉瘤腔被隔绝,颈动脉通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患者11 d后支架下缘颈总动脉与原瘤腔相通,再次置入覆膜支架,2个月的随访无再出血.1例患者经钢圈栓塞、放置覆膜支架及裸支架瘤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介入方法微弹簧圈栓塞术,对114例119枚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07例.119枚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24枚,其中5枚采用支架辅助技术进行栓塞;2枚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均进行了隔断绝栓塞术.结果 119枚动脉瘤中118枚成功栓塞,其中完全致密闭塞72枚(60.5%),接近完全闭塞30枚(25.2%)、大部分闭塞13枚(10.9%),部分闭塞3枚(2.5%),1枚未能栓塞(0.8%).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可脱卸球囊、可脱卸弹簧圈和颅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经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20例,其中球囊/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9例,可脱卸弹簧圈动脉瘤腔填塞8例,覆膜支架治疗3例,另有2例为经弹簧圈瘤腔栓塞治疗后复发,行覆膜支架治疗.随访9~83个月,平均(41.1±25.3)个月.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0%),大部闭塞(95%~99%)和部分闭塞(<95%).随访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不变、血栓形成和再开放.结果 所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均获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初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期间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49个动脉瘤,其中41例患者41个动脉瘤(26个破裂出血,15个未破裂)术后随访12~48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DSA、CTA或MRA检查评价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及临床结果。结果 栓塞术后有2例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3例脑梗死,1例载瘤动脉闭塞,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栓塞术后12个月DSA、MRA或CTA检查显示,32个动脉瘤(32/41,78.0%)完全栓塞,明显高于术后即刻(21个,42.9%)(P=0.02);瘤颈残留7个(17.1%),部分栓塞2个(4.9%),均较术后即刻有改善。24个动脉瘤(58.5%)稳定而无变化,复发4个(9.7%)。末次随访时改良Rankin评分显示0分18例(43.9%),1分10例(24.4%),2分5例(12.2%),3分4例(9.8%),4分2例(4.85%),5分2例(4.85%)。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自理率为80.5%,预后良好。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完全栓塞率,降低操作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短期和中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全麻下行带膜支架治疗的183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后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30 d病死率、出院后复查支架塌陷情况、位置和形态、夹层假腔直径情况、内漏等并发症及生存率、生存质量等。结果 183例患者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ICU留观时间为(3.08 ± 1.93)d,平均住院时间为(7.08 ± 1.67)d,术后30 d病死率为1.09%;出院后定期影像学复查所有患者均无支架塌陷、移位,形态正常,未出现夹层复发、破裂和逆向撕裂,未发现长期存在的内漏。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其中3例诊断为脑梗死。患者5年生存率为97.82%,生存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和稳定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液体医用胶结合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栓塞治疗肾脏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月肾动脉造影诊断为肾脏假性动脉瘤并接受福爱乐医用胶栓塞出血血管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23例患者有28枚肾脏假性动脉瘤(18例医源性损伤患者有21枚, 5例外伤患者有7枚),均经3 F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肾脏假性动脉瘤载瘤动脉,造影明确后在减影下经微导管向假性动脉瘤内注入福爱乐医用胶-碘化油1 ∶ 1混合液栓塞出血血管。观察假性动脉瘤栓塞成功率、术后血尿及肾功能。结果 23例28枚肾脏假性动脉瘤均栓塞成功,福爱乐医用胶平均用量0.4 ml(0.2~1 ml)。3例患者载瘤动脉邻近3级分支血管出现异位栓塞,无2级分支血管及肾动脉主干血管异位栓塞。1例假性动脉瘤直径>2 cm患者术后2 d持续存在血尿,再次造影后于载瘤动脉补充塔形弹簧圈1枚,出血停止。其余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再出现血尿情况。4例术后血清肌酐有轻度升高。结论 福爱乐医用胶结合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肾脏假性动脉瘤迅速,栓塞成功率高,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估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MRA在筛选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温岭社区2 124例颅内动脉瘤可疑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3D- TOF MRA和3D- DSA检查。分析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流行病学数据,3D- TOF MR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其与3D- DSA检查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3D- DSA检查显示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发生率为6.87%(146/2 124),其中男71例(48.63%),女75例(51.37%),平均年龄(41.23±11.56)岁;伴随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3D- TOF MRA检查显示149例颅内动脉瘤,其中5例为误诊,2例为漏诊,检查灵敏度为98.63%(144/146),特异度为99.72%(1 773/1 778),准确度为99.67%(2 117/2 124)。两种方法检测颅内动脉瘤纵径及颈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TOF MRA检查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其无创性优势更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初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