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 Hand.-Mazz.)不同部位粗多糖的含量及化学组成,初步评价其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热水提取、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分别制备粗根荨麻根、茎、叶粗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分子量及单糖组成;全波长扫描及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特征;MTT法研究其细胞毒性;中性红染色法考察其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Griess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其对巨噬细胞NO、TNF-α分泌的影响。结果:提取得到粗根荨麻叶(UML40、UML60),茎(UMS40、UMS60),根(UMR40、UMR60)共6种粗多糖,其中叶粗多糖得率最高为4.62%,UML40为占77.92%,茎粗多糖和根粗多糖得率分别为0.69%和1.13%;各粗多糖平均重均分子量从2.11 kDa到802.21 kDa不等,主要由D-Glc、D-Gal、D-Ara和D-GalA组成,但不同部位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摩尔比不同。此外,不同部位、不同分子量的粗根荨麻多糖免疫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UML40、UMS40、UMR40均能够显著活化巨噬细胞,促进其吞噬活性及NO、TNF-α...  相似文献   
2.
3.
乙酰化莼菜多糖中单糖组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乙醇沉淀法从莼菜中提取多种多糖化合物,多糖化合物经水解,乙酰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确定了莼菜单糖的组成. 研究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高灵敏度检测鉴定莼莱多糖组分中单糖结构的定性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酵母β-1,3-葡聚糖的酶法增溶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酵母β-1,3-葡聚糖为原料,利用木霉菌株LE02产β-1,3-葡聚糖酶对其进行酶解增溶,并对酶解产物组分进行了分析,以得到最大量的可溶性多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55℃、pH4.5、底物浓度20%、酶用量4U/ml,酶解时间2h,可溶性多糖得率达到52%;不同水解时间酶解产物经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均可得到组分Ⅰ(大分子量多糖)、组分Ⅱ(寡聚糖)和组分Ⅲ(小分子量低聚糖和单糖)三个组分,随着水解时间延长组分Ⅰ比例下降、而组分Ⅲ的比例迅速上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水解2h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其中分子量大于30kD组分占总糖的比例为66.2%.  相似文献   
5.
研究红阳猕猴桃果实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组分的纯度和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纯组分的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FT-IR)光谱鉴定多糖纯组分的特征官能团;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测定多糖纯组分对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和结肠癌这5种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总多糖分离出ACP-1、ACP-2、ACP-3、ACP-4这4种单组分多糖;其中ACP-3纯度最高,分子质量为2 663 k D,主要含有L-鼠李糖(17.78%,物质的量分数,后同)、D-半乳糖醛酸(25.25%)、D-半乳糖(25.45%)、L-阿拉伯糖(20.51%)、D-葡萄糖(6.14%)、D-甘露糖(2.13%)、D-木糖(1.03%)、D-葡萄糖醛酸(0.97%)及少量D-岩藻糖(0.74%);其FT-IR光谱图有多糖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ACP-3对5种癌细胞增殖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依次为0.646、0.310、0.642、0.281、0.575μmol/L,对癌细胞增殖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多糖组成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的差异,采用热水浸提法从苹果幼果与成熟果果渣中分别提取多糖,通过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两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并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对二者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多糖均由10种单糖构成,但单糖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抗氧化结果表明: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多糖均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对O-2·、DPPH·和·OH具有清除能力,但在相同浓度水平下,苹果疏除幼果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成熟果多糖。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哈密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哈密瓜汁中单糖进行测定.确定测定糖的最佳条件是色谱柱CLC-NH2(M),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 20μL,柱温 40℃,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比例为90:10.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7.59%~99.47%,RSD为0.30%~2.53%,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检测哈密瓜汁中单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技术提取柚子皮多糖,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对其进行脱色、脱蛋白处理,对其单糖组成、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柚子皮多糖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00 W,提取时间34 min,液料比39∶1(mL∶g),提取液pH 9.0,多糖得率为10.41%。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无蛋白质及核酸残留,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柚子皮多糖平均分子质量为2.4×10^4 Da。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结果表明,柚子皮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502∶0.960∶0.295∶6.331∶40.673∶10.732∶7.923。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柚子皮多糖主要为不规则碎片结构,伴有小的不规则颗粒,碎片表面粗糙,所得多糖呈不规则形状,表明柚子皮多糖具有非晶态结构,为吡喃型糖苷环骨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柚子皮多糖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5.58%、46.32%、40.25%。该实验结果为柚子皮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构解析、生物活性研究及开发具有潜力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离子色谱法测定玄参中的单糖和低聚寡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玄参中的葡萄糖、蔗糖、果糖和水苏糖的方法。以METROSEPCARB1(150mm×4.0mm)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脉冲安培检测,30mmol/LNaOH溶液为淋洗液等度洗脱,超声水提法提取玄参中的糖。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6%~9.01%,线性范围1~50mg/L,检出限为0.0452~0.0921mg/L,相关系数R为0.9931~0.9998,加标回收率在96.52%~109.56%之间。该方法预处理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快速测定玄参中的单糖和低聚寡糖。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期花生芽中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芽至不同时期的花生芽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芽后花生籽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生长5d的花生芽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Vc含量分别为48.75%干重(DW)、0.59% DW和21.53mg· 100g 1鲜重(FW),显著高于未发芽时的含量(p<0.05),其中V c含量与发芽时间显著正相关(p<0.05);脂肪含量为27.25% DW,显著低于未发芽时的含量(p<0.05);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亚麻酸所占比例较未发芽时降低,油酸比例增加:氨基酸组成中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略有降低,但是总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基本没变;单糖组成中半乳糖醛酸含量、葡萄糖含量和阿拉伯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