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尿潴留患者经尿道插入经灭菌液体石蜡棉球擦拭滑润的Flley双腔气囊导尿管(规格:14或16FR/CH、30CC/mL),至有尿液从导尿管流出时再插入5cm。经注水道注入生理盐水20mL充盈气囊固定导尿管。导尿管留置时间为1~16d。为预防拔管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要选择合适拔管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留置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无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由于尿管的型号选择不当、操作及护理技术的失误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或造成严重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问题采取相应处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2年间92例留置导尿病人的技术操作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出常见问题及特征采取适当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对留置导尿技术操作中的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并加强对尿管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等措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3):77-79
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导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12月急性尿潴留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导尿;另选取2013年2-12月急性尿潴留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导尿。观察比较两组的导尿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有95例导尿成功,成功率91.35%;观察组中114例导尿成功,成功率97.44%,观察组的导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8,P<0.05)。结论:鱼骨图分析法能直观反映出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失败原因,是提高导尿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8)
目的:探讨使用便携式铜制艾灸盒理疗对社区家庭病床预防拔出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在社区家庭中留置导尿患者20例为实验组,于拔出导尿管前三天指导患者实施使用便携式铜制艾灸盒预防性理疗;回顾2011年1月至12月留置导尿拔管后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普通诱导排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拔出导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实验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尿潴留5例,占25%,实验组发生尿潴留1例,占5%,实验组拔管后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前三天,采用便携式铜制艾灸盒预防理疗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预防尿潴留。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冲水型坐便器,只有一个大、小便合用的S型返水弯(以下简称:大返水弯),为使大便排放通畅无阻,一般的冲水坐便器大返水弯的横截面积都比较大.但人小便时的排泄过程较慢、流量很小,受冲水坐便器的结构所限,这些流量很小的尿液只能积少成多,全部都聚集到这个有着较大容量的大返水弯中.若想将聚集在大返水弯中的尿液全部冲进下水管道,就只有用很多的水、大流量才能将其冲刷干净.虽然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冲水坐便器,大部分都采用了小便用3L水、大便用6L水的分档冲刷技术,但经过分析,这种坐便器在节水方面还有潜力可挖.若在坐便器盆腔内大返水弯入口的周边,设置一个圆滑的环状导流凸台,这个导流凸台与盆腔相连接处便形成了一个较浅的导尿沟槽.在大返水弯侧壁外的两边,增设专门用于排放小便尿液的两个单独的,具有较小截面的S型返水弯(以下简称:小返水弯,小返水弯的可通过流量与人们排泄尿液的流量相当),并由两个设置在导尿沟槽底部的水平通孔与小返水弯的上端入口相连通,小返水弯的下端出口与大返水弯的下端相连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银在男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法,观察组在导尿前使用纳米银。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有所减轻,尿道感染下降。结论:纳米银应用于男性导尿中,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尿道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洁导尿用于留取尿标本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62例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前者采用无菌导尿法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标本的方法,后者采用清洁导尿法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标本的方法,采集后按实验室要求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标本中均达到实验室要求.结论:清洁导用于留取尿你尿标本,患者耐受性提高,不适感减轻,同时操作程序简便,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拔除管后排尿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264例。按其来院顺序随即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32例。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在拔出尿管后排尿效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的在排尿情况上来看,顺利、辅助的人数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为(5.4±6.2)h;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为(9.7±5.1)h。2组在首次排尿时间上相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积极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拔管后排尿效果,提前患者首次排尿的时间,疗效确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自控化导尿装置的研制及设计思路。方法 在导尿管管壁外部安装一种微型传感器用于感知导尿管内压强变化从而判断尿意,然后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导尿管的开关。同时采用一个定时保险装置,于传感器出现问题时自行启动,强制打开开关,保证病人的正常排尿。结果 设计与探索出一种导尿管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不能正常排尿而又无其他治疗方法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达到自动控制和管理患者的膀胱排尿活动的效果,确保膀胱的正常性排尿路径。结论 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适宜选用该装置,它既可以有效地保证膀胱的舒缩功能,促进膀胱机能尽快恢复,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8):85-88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在产后经诱导排尿无效的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后产妇76例,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患者在产后6 h内经诱导排尿无效情况下,采用间歇性导尿术一次。对照组产妇产后6 h内经诱导排尿无效情况下,采用留置导尿管方法。比较两组尿镜检白细胞数、尿道疼痛、重新留置导尿管、首次导尿引流量及首次排尿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尿镜检白细胞数>10个/HP发生例数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68,P=0.037)。结论:在产后6 h内有尿潴留趋势的产妇中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减少患者泌尿道感染的机会,有利于产后排尿功能的恢复,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