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1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8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95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价格工程合同条款具有苛刻性、约束性等特点,其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相较其他类型的合同可能要严苛很多,但是当前合同立法缺失情势变更原则,现就情势变更原则在固定价格工程合同中的适用与要求予以探讨,以期为固定价格工程合同实践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基于水力学原理,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及原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概念、致灾效应和致灾机理。分析表明,河道萎缩是造床过程中河道排洪输沙功能衰退的一种演变现象,其致灾效应是使洪水涨率增大,同流量下洪水水位不断抬升。致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畸型河势增加、工程险情增多、直接造成工程损失及滩区经济损失等。试验研究揭示,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幅增大,河底平均高程抬升和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洪水水位起涨的基准面抬升是河道萎缩致灾的主要原因。河道萎缩致灾效应的大小与萎缩模式有关,其中以“集中淤槽”模式所形成的致灾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平衡纵剖面数值试验及其对防洪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维非恒定流非均匀沙的水沙数学模型,以长江中游螺山汉口河段为背景,进行了根化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该概化河段平衡纵剖面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的关系,并和相应的理论公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水沙条件发生较在变化时的平衡纵比降以及带来的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供需矛盾、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昌平区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继续坚持开源、节流、治污等措施,完善水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循环水务模式,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北支水道水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实测资料出发,结合水流数值计算成果,对长江口北支水道的水流、泥沙和含盐度等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北支水道的水沙特性,并分析了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化的相互关系.北支水道在1958年南通河段河势控制后,径流分流比逐年下降,并渐趋稳定于3%左右.北支水道受径流影响越来越小,主要受潮流作用.随着水沙特性的逐年变化,北支水道0 m以下槽蓄容量逐年减小,并渐趋稳定,北支上段为逐年淤积最快的区域.由此反过来影响了水沙条件的进一步变化,使北支上段平均潮差增加,北支的会潮点由崇头附近下移至青龙港附近.  相似文献   
6.
皇甫川流域水沙特性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对皇甫川流域从径流泥沙来源、水沙特性、水沙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据此提出皇甫川流域近期治理方略是: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林草植被建设;对砒砂岩地区实行大面积封禁治理。流域近期至2010年,治理的重点建议放在十里长川、沙圪堵至皇甫区间和沙圪堵以上的纳林川左岸。  相似文献   
7.
窟野河流域沟道坝系建设布局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域水沙分析和沟道特征调查表明,窟野河流域共有大小沟道595条,其中3~10km^2最适宜建骨干坝的小流域占64.5%。黄土丘陵区沟道密度和地面坡度大,侵蚀模数高,水资源缺乏,建设基本农田条件盖,而建坝可以蓄洪、拦泥、淤地、控制水土流失,为发展坝地农业创造条件。砂质区沟道密度小,水资源较丰富,沟间地大而平坦,区内煤田多,人口增长快,用水量大,沟道治理拟建设以蓄水为主的中小型水库和骨干坝。砾质区沟道宽而平,且多数有少量伏水,宜发展水地。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江干流七大水文测站的水文泥沙资料,研究了长江干流2002—2019年的水沙变化规律,并采用双累积曲线法给出了长江上游代表性测站-朱沱站的累积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关系图。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建成后,长江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年平均输沙量变化率和年平均含沙量变化率却变化显著;朱沱站累积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双累积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9.
福建数座河口水闸发生剧烈淘刷,闸上游和下游的最大冲刷深度达到闸室高度的0.5~1.2倍,且屡修屡毁。有的水闸经多次除险加固后,不得不再花巨资重建。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揭示了河口水闸下游水位因受东海大潮差海潮影响发生剧烈波动时的变化规律,发现了水闸泄流过程中的间歇性淹没及非常工况甚至出现逆流的独特流动现象,给出了典型日孔流及堰流泄流能力动态变化过程线,分析了消能工变化对闸址水流结构的显著影响,并对水闸水毁修复前后闸下冲刷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水闸修复前闸下涨急最高水位4.53 m,修复后下降0.67 m,水闸修复后逆流现象减弱。修复后首次水跃位置往上游移动了35 m,平均水跃高度下降47.46%,闸后及二级池末端最大流速2.27 m/s和0.08 m/s,较修复前分别下降了40.58%和96.48%。常遇泄流条件下,水闸的淹没度和泄流能力呈现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当西溪水闸62#先启孔全开,上游保持正常高水位3.2 m,下游为最低潮位-0.72 m时,修复后最大冲刷深度减少64.48%,消能防冲效果十分明显。研究成果对河口水闸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南水北调通水后的海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供需新常态和水资源管理新需求,总结了开展南水北调通水后的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论述了包括重力卫星在内的研究工作的关键新技术和要点,以期为有关方面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以及其它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受水端的后评价及其有关适应性对策措施制订等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