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次中间再热机组相对一次再热机组经济性提高约1.5%.文章详细论述了东方66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热力设计特点,对促进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意义,为我国大容量燃煤机组发展提供了示范,为更高参数700℃等级燃煤电站的实现具有示范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燃煤发电转化效率,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发展策略,公司突破并掌握了再热蒸汽为620℃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设计制造技术,成为掌握该项技术的首家国内企业。针对该二次再热机组的实际投运,文章介绍了主要高温部件的选材用材情况。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公司超超临界二次再热660 MW汽轮机的总体设计特点进行了介绍,包括机组热力系统、本体结构、辅助系统和机组的启动运行等。经过详细计算和论证,以及机组的实际投运情况,证明了公司二次再热660 MW机组是安全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1000 MW二次再热塔式炉塌灰事故,文中主要从其受热面的结构参数、烟气流速、燃用煤质等方面进行了塔式锅炉积灰特性的研究。还分析了此次受热面塌灰的诱因和危害,并解释了塌灰过程中炉膛压力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避免锅炉受热面在低负荷运行时积灰严重的措施,可以避免塌灰事故频繁发生,对同类型锅炉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次再热是火电机组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国内首台二次再热机组的成功投运,为今后火电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选项。文章介绍了东方二次再热汽轮机启动系统的配置、启动参数的选择以及机组的启动和调试中需注意的事项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同类机组的投运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高中压外汽缸的设计、整体结构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及法兰中分面的密封性。文章采用三维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东方660 MW二次再热汽轮机高中压外缸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及变形仿真分析,为汽缸的安全可靠性评定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节能减排,建设了国电泰州电厂二期工程作为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的示范工程。结合国内现有燃煤发电机组技术水平,在比较分析国外二次再热机组的基础上,提出了示范工程总体方案所涉及的主机参数选择、主机选型、热力系统拟定、辅机选型以及大气污染物治理方案。示范工程投运以后,2台机组供电煤耗分别为266.57 g/(kW·h)和265.75 g/(kW·h),烟尘、SO2和NOx的排放浓度在标准状态下分别低于5 mg/m3、35 mg/m3和50 mg/m3,为中国建设更加高效和清洁的火力发电厂起到重要的参考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锅炉各调温手段对再热汽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从锅炉吸热面布置、摆动燃烧器喷嘴、烟气挡板、一、二次再热器微量喷水减温器、一、二次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器方面做出了设计说明,介绍了某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一、二次再热汽温控制回路的设计及主、再热汽温控制的解耦方法,实践证明本控制方案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开展630 ℃二次再热技术研究。为攻克锅炉研制面临的诸多难点,通过总体方案优化设计、新材料应用、再热汽温调节、壁温偏差控制以及水冷壁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Π型布置及三烟道挡板调温技术,可有效满足630 ℃参数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二次再热机组在频繁变负荷情况下经济性能偏低、灵活性较差等问题,研究了二次再热高效灵活发电创新理论和方法。基于单耗分析方法揭示了传统二次再热机组全工况能耗分布规律,并提出5种适应电网调峰要求的典型600 ℃等级及以上的先进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系统,分别为集成回热式小汽机新型循环、机炉深度耦合集成新循环、采用新型CO2工质的循环、带储能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以及太阳能热互补二次再热循环系统,阐述了各循环系统的集成思路、系统特点以及对提高机组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优势。结果表明:锅炉、汽轮机、回热加热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优选的集成回热式汽轮机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发电效率比基准系统煤耗降低了2.15 g/(kW·h);提出的采用机炉耦合技术的二次再热机组在THA工况下煤耗降低高达3.6 g/(kW·h);采用CO2工质的火电系统在变工况下依然具有较高的效率;带储能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太阳能热互补二次再热循环系统节能潜力显著,达到14.73 g/(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