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5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开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地质情况、油藏类型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这些油田的一系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测井资料在海上油田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于露头缺乏和钻井取心较少的海上油田 ,利用测井资料信息量大、数据连续和垂向分辨率高的优势 ,可以间接地从中获取地层岩性、沉积构造、砂体成因、古水流方向、物源方向、砂体迁移方向等多项沉积相标志 ,为下一步进行地层沉积微相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海上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 ,在综合分析岩心描述、岩矿鉴定、粒度分析、无机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尤其是地层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 )进行油田沉积相研究 ,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而且有利于开发后期油藏的精细评价和开发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地区注水压力高、地层堵塞严重,常规土酸体系解堵效果差且有效期短等问题,用三氯化磷、有机酸和丙酮合成了一种酸化用无氟缓速酸。此缓速酸属有机磷酸类,单独使用不需复配其他HF酸或氟盐即可达到良好的降压增注效果。室内研究表明,60℃下反应48 h时,20%缓速酸溶液的溶蚀率为23.25%,缓速效果好于土酸和氟硼酸。酸液产生沉淀时的pH值为7~8,络合能力为500~600 g/L,可有效防止Fe(OH)3、Al(OH)3等二次沉淀的产生。天然岩心经20%缓速酸处理后的渗透率恢复值为173%,抗压强度损失为22.7%,是土酸处理的0.56倍。将缓速酸体系(20%缓速酸+3%黏土稳定剂BSA-101+0.1%缓蚀剂BSA-602+0.5%助排剂EL-11+0.1%破乳剂YBP-1)在辽河欢喜岭采油厂欢北区块现场应用两口井,注水压力降低5MPa以上,日注水量增加10m3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适用于边远沙漠小型油田的原油外输方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输油管道水热力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应用管道轴向温降公式计算了不同产能阶段的热力允许最小安全输量,发现仅依靠出站温度和压力不能顺利将原油输送至终点。根据最低经济流速对四个产能阶段进行管径初选,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阶段不同管径管道输油的水热力参数,结果表明:产能为10×10~4t/a、20×10~4t/a两个工况时不适合采用管道输油,应考虑建立原油中转库并使用汽车罐车外运原油;产能为30×10~4t/a工况时,管道输油需要沿线设置2~3座加热站及2座泵站,但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产能增加至50×10~4t/a时,管线水热力状况明显好转,可以采用管道输油。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天然气净化厂脱除天然气中CO2和H2S过程中,吸收塔内常出现脱硫溶液发泡现象。为了确定发泡原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均值化处理使相关因子的实验数据无量纲化,分析了各相关因子对40%MDEA 5?A溶液起泡高度的关联度,另外通过实验考察了各个因子对起泡高度的影响。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逐一讨论了各因子与溶液发泡之间的关系。溶液中总铁浓度代表设备腐蚀程度,对起泡高度的关联度最高(0.7428),总胺浓度倒数代表醇胺降解程度,关联度次高(0.7372),这两个因子是引起脱硫溶液发泡的主要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在生产中应加以控制。固体颗粒在高浓度时(>200mg/L)对发泡无影响(关联度0.5376),但影响溶液的其他性能,在生产中应通过加强过滤进行控制。无机盐浓度和溶液粘度的关联度<0.7(分别为0.6621和0.6310),对发泡无影响。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6.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压裂液损害实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镇泾油田长8组砂岩油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压裂液损害评价方法,并进行压裂液滤液对基块岩样渗透率损害率和压裂破胶液动态滤失对造缝岩样返排恢复率测定的压裂液动态损害实验;考察了压裂液与地层流体、工作液之间的配伍性,压裂液和原油的润湿性,测定了压裂液乳化率和残渣。压裂液原胶液组成为0.4%HPG(瓜尔胶)+0.4%AS-6(季铵盐类黏土稳定剂)+0.3%CX-307(阴离子型破乳助排剂)+0.1%HCHO(杀茵剂)。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与破胶液按3:1、3:2、1:1体积比混合后的乳化率均在60%以上,而破乳率仅为12.00%~23.77%。压裂液残渣含量平均为703 mg/L,易阻塞储层渗流通道。裂缝岩样经压裂液驱替后的返排恢复率为1.48%~85.83%;当裂缝充填支撑剂后的返排恢复率为0.02%~42.9%,较单纯裂缝岩样低。基块岩样压裂液乳化损害程度强,平均损害率为89.83%;残渣液损害程度强,平均损害率为73.71%;压裂液滤液损害程度中等偏弱,平均损害率为44.85%。压裂液产生的润湿反转使岩石由水湿转化为油湿。固相侵入、碱敏、润湿反转是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固相侵入的损害率为28.86%,润湿性相关的损害率为44.98%,基块岩样碱敏损害率26.38%、裂缝岩样为32.18%。建议采用清洁压裂降低残渣损害、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荆提高返排率,为该油田储层保护和有效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海上油田未开发储量中的低品位、难采储量越来越多,受环境、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海上三低油田开发起步晚,尚未达到规模和有效开发的阶段。基于对海上三低油田地质油藏特征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已开发油田的主要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点;结合海上开发条件和现状,提出了推广长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单井压裂和整体压裂结合、实施合理注水开发和全过程储层保护等有效的开发策略,为探索海上三低油田有效开发模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油田危险区域入侵是油田安防领域的核心问题,以目标检测的方式捕获实时发生的危险是区域入侵任务的重点。为了提高模型的实时性,本文提出结合跨阶段线性瓶颈模块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YOLO检测算法。首先以轻量化卷积模块与跨阶段局部残差模块级联的跨阶段线性瓶颈模块搭建特征提取网络,大大减少了模型的参数量。在特征金字塔的特征融合模块前使用改进的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与特征的全局的关联性。在特征推理模块,使用中心归一化非极大值抑制方法进行输出优化,避免了对邻近目标的错误抑制。本算法在VOC2007数据集实验,精确率可达74.9%,优于大多轻量化检测算法,已在冀东油田部署应用,有效保证了油田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印尼油田多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依靠剩余可采储量大小来进行技术评价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潜力评价的要求,为了解决已开发油田潜力评价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法确定的权系数,选用多参数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对印尼已开发油田进行了潜力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模糊分类法,合理地优选出能够反映油田综合潜力的地质参数和开发参数,避免了程度相似的各单项参数的相互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法确定的权系数绝对数值不同,但各个参数的相对权系数大小保持一致。根据评价结果,将油田分为3类:Ⅰ类油田,潜力较大,建议优先收购;Ⅱ类油田,潜力中等,建议作为备选对象;Ⅲ类油田,潜力较低,建议放弃投资。  相似文献   
10.
海塔油田经过近十年的勘探开发,年产油已达80×104t,成为大庆油田外围上产的主产区.但海塔油田探明储量中特低渗透储量比例高,渗透率小于2×10-3μm2的储量接近一半.针对海塔油田特低渗透储量比例大,常规注水开发难以有效动用的实际,积极探索特低渗透油田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新途径.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对特低渗透油田注空气技术,包括适用条件、注入方式和用量、跟踪分析调整、应用效果、采油工艺及地面设备等进行调研,为特低渗透油藏实施注空气驱油提供借鉴.同时,结合海塔油田的实际,在国内海拉尔油田优选出先导试验区,开展注空气驱现场试验,见到了初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海拉尔油田注空气驱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有效动用部分难采储量,加快海塔油田上产步伐.可见,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空气驱的技术经济效益明显好于水驱,注空气开发技术可作为一项战略性技术储备,为提高特低渗透油藏最终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