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9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51篇
化学工业   1278篇
金属工艺   77篇
机械仪表   66篇
建筑科学   25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568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78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6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4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炎性疾病患者的乳酸林格氏液(Ringer's lactate,RL)液体动力学特征以及炎性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作为协变量影响RL分布和排泄。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SA)I-II级,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组,n=20)或者腹腔镜下急诊阑尾切除术(阑尾炎组,n=20)。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开始输注RL,按15 mL/kg,35 min内输毕。采用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血浆炎症(TNF-α,IL-10和CRP)或者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syndecan-1,SDC-1);利用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使用Phoenix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计算RL液体动力学参数和协变量的影响。结果:与胆囊炎组相比,阑尾炎组RL从组织间隙到血浆的转运速率常数(k21)显著降低(14×10-3min-1 versus 35×10-3min-1;P=0.012)。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CRP)升高[中位数38.1(1.8-143.6) μg/mL versus 1.3(0.1-159.0) μg/mL;P<0.001];与清醒状态相比,麻醉期间(输液开始后30~45 min),液体从中央室中到外周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12)显著增加(57×10-3min-1 versus 32×10-3min-1;P<0.01)。清除速率常数(k10)降低90%(0.6×10-3min-1 versus 5.3×10-3min-1;P<0.001)。无论在清醒状态还是麻醉状态下低血压均能降低液体清除;炎症或者内膜损伤的生物标记物不能作为显著影响RL液体动力学参数的协变量。结论:阑尾炎或者胆囊炎患者术前输入液体后“炎症反应的生物标记物”不是RL的液体动力学的协变量,但是两组患者中,全身麻醉期间输入液体的清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从自然腐败的樱桃上分离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LD3.0086为指示菌,研究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抑制作用靶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染液(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观察苯乳酸对菌丝顶端生长的破坏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测定苯乳酸作用前后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变化研究苯乳酸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应用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苯乳酸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12.5 mmol/L的苯乳酸能有效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相比,苯乳酸处理后链格孢霉顶端生长细胞无明显形变,经12.5 mmol/L苯乳酸处理的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苯乳酸处理24 h,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表面无明显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乳酸短时间(4 h)处理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仍较为完整,加入苯乳酸较长时间(8 h)后细胞膜发生破裂。综合分析可知,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作用靶位应不是菌丝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是在菌丝体内部,通过破坏菌丝内部细胞器结构或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8):11-15
目的:观察丁苯肽联合尤瑞克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及预防认知功能障碍中作用。方法:选取200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活血化瘀及脑保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量的变化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主要血管脑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亚项认知功能及总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亚项认知功能及总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联合尤瑞克林可以显著的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并且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10-11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及血乳酸水平在评估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HFMD患儿,根据入院PCIS评分结果将其分为普通组(n=25)与重症组(n=35),另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进行血乳酸检测,比较各组以及患儿不同治疗结局、不同乳酸清除率的血乳酸水平及PICS评分。结果:治疗前,重症组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普通组、对照组,且普通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ICS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I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重症组血乳酸水平高于普通组、PICS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儿中,存活55例(高乳酸清除率组)、死亡5例(低乳酸清除率组),死亡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PICS评分低于存活组,低乳酸清除率组PCIS评分低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S评分、血乳酸对分辨危重病例是否发生死亡的AUC(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2(0.74,0.91)、0.75(0.62,0.88)。结论:PCIS评分和血乳酸水平检测,均能较好预测危重症HFMD患儿的患病情况及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在急性溶血性贫血(Acute hemolytic anemia,AHA)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118例AHA患儿纳入AHA组,并选取同时期100名无溶血性贫血史的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儿童血清LDH水平,比较AHA组不同病情患儿血清LDH差异,并分析AHA患儿治疗前后血清LDH变化,分析LDH在AHA诊断及疗效评估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AHA患儿血清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血清Hb水平低于后者,随着患儿病情的进展,其血清LDH水平逐渐升高、血清Hb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H与Hb水平呈负相关(r=-0.693,P<0.05)。118例AHA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1.36%(96/118),随着患儿病情的加重,其有效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A组患儿治疗后血清LD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完全缓解者血清LDH水平下降最为明显,其次为部分缓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AHA水平变化能够为AHA的早期筛查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6.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NT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皱去皱生物活性物,它通常通过对人体的局部注射来实现其抗衰老性能,它的发明代表着化妆品的一次技术性革命,但由于它的剧毒性限制了其应用。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无毒、又有BoNTs功能的生物活性物,Lipotee、S.A公司开发的ARGIRELINE正符合了这种需求。ARGIRELINE是一种乙酰己肽物,通过志愿者人体实验,使用10%ARGIRELINE O/W乳液30天后,眼部皱纹减浅了30%,它的作用机理类似于BoNTs,即通过抑制钙依赖性接受体SNARE的形成,阻止神经递质素起作用,虽然ARGIRELINE不及BoNTs强,但实验证明,ARGIRELINE是一种无毒、无任何刺激性,甚至大剂量用量,且有很好的抗衰老效果,可以说,ARGIRELINE是BoNTs一种生物安全性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常规实验条件下,法测定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绘制了双乙酰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讨论了酵母种类、麦汁组成、下酒温度等影响啤酒中双乙酰生成与还原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柞蚕丝素肽沐浴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柞蚕丝素肽沐浴液的原料、配方、工艺及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乳酸衍生物的种类、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生产、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0.
非晶态Fe—Ni—Cr合金的电沉积优化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