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新萍 《园林》2014,(3):30-31
蕨类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在园林应用上有很多的观赏特性,可以观赏株形,观叶形、叶色、叶脉,观拳芽,观根状茎,观孢子囊群。由于蕨类植物具有耐阴、好养护、四季都能保持良好的外形等特点,国外越来越多的公众场所开始使用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2.
基于雨生红球藻游动细胞和不动细胞间Triton X-100敏感性的差异,建立了一种快速监测培养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指标,对比了雨生红球藻在BG11和BBM两种培养基中的细胞生长与分化差异. 结果表明,在BBM培养基中培养8 d,雨生红球藻的游动细胞比例始终较高,而在BG11中早期不动孢子囊释放的游动孢子则快速成熟并转变成不动细胞. 这主要是由于BBM中游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或孢子囊两种模式维持了其继续分裂与增殖的能力,而BG11中这些繁殖形式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较低的磷浓度,培养基中适当的高磷含量对保持雨生红球藻培养中期游动细胞的持续繁殖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
黄自云  周亮  黄建平 《园林》2011,(10):56-57
在国内,有一种极稀少而又颇具观赏性的蕨类植物——天星蕨(Christensenia assamica),仅分布于云南省河口县,生长在海拔约900米的雨林中,而国外也只有印度和缅甸才有少量分布。因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稀少,且日渐濒危,目前已被我国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世纪初,气候相似的西双版纳已成功从河口县引种天星蕨。三年后,经过园艺工作者精心培育,这些天星蕨不但茁壮成长,而且还结出了大量可供繁育的孢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7):10-14
为了减少葡萄霜霉病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采集湖南、福建、江西三省的不同地区、不同葡萄品种的19份葡萄霜霉病菌,检测了它们的孢子囊大小和在‘户太八号’、‘夏黑’、‘醉金香’、‘紫秋葡萄’、‘维多利亚’5个不同葡萄品种的致病力差异。通过保湿培养病原菌,再接至健康叶片上,根据孢子萌发法测长度和叶盘法测其致病力。结果表明,采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菌孢子囊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来源于‘刺葡萄’的病原菌孢子囊明显大于来源于‘巨峰’、‘红地球’上的霜霉病菌孢子囊;来源于江西的菌株致病性普遍较强,而来源于湖南的菌株致病性普遍较弱。欧美杂交种葡萄,如‘户太8号’、‘夏黑’、‘醉金香’,其病情指数相对较低;欧亚杂交种和东亚种葡萄,如‘维多利亚’,‘紫秋葡萄’,其病情指数相对偏高。上述结果表明,采集自不同寄主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和孢子囊大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是在叶片背面长出绒毛状紫黑色霉状物(病菌孢子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是在叶背上溢出白色的粘液(细菌菌脓),须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半薄切片等技术,对银杏小孢子囊壁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银杏小孢子囊壁分为表皮、内壁、中层和绒毡层。(1)对小孢子囊壁的表皮、内壁和中层细胞的观察表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这些细胞均处于活跃的代谢和合成阶段,含有大量的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减数分裂时期细胞的细胞质浓度逐渐降低,细胞内分布有大液泡,其中表皮细胞的液泡膜上形成大量贮藏蛋白,内壁细胞的细胞壁逐渐皱缩,中层细胞纵向拉伸;有丝分裂时期,细胞的细胞质逐渐降解,内壁细胞切向壁和径向壁均出现大量乳突状纤维加厚,中层细胞解体,最后仅剩残余。(2)绒毡层细胞属于分泌型,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细胞内的细胞器丰富,其中质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达到高峰;游离小孢子时期,粗糙内质网达到最大,绒毡层开始形成乌氏体,最终结合到花粉外壁,参与花粉外壁的形成;有丝分裂后期,绒毡层通过自溶的形式解体。以上结果显示,银杏的小孢子囊壁在为花粉发育提供营养和保护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向日葵霜霉病菌孢了囊作接种体,用顶芽接种法接种向日葵2至12叶期植株,2叶至8叶期的植株产生了系统侵染,部分系统侵染植株无表观症状,但可产生菌种子。试验证明孢子囊可引起向日葵幼株再侵染。  相似文献   
8.
三孢布拉氏霉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三孢布拉氏霉的形态发生,该菌正株和负株在无性繁殖中都形成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正株的小孢子囊有单包和多孢之分,而负株的仅见多孢,本文对接合孢子的观察与Mistry的基本一致,并发现成熟的接合孢子的配囊柄在其两端或并立。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根肿病(Plasmodiophora brasicae Woron.),是属于鞭毛菌的一种真菌。病菌在被寄生的寄主薄壁细胞内形成大量密集、似鱼卵状的休眠孢子囊堆。休眠孢子囊单胞,近球形、壁厚,直径为2.8~3.9μm。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俗称"跑马干"、"黑毛病",由于其条件适宜时2~3天即可使叶片染病而干枯,给生产造成很大威胁。1.1症状黄瓜霜霉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子叶染病,初期叶面症状不明显,湿度大时,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病斑沿叶脉扩展,然后叶面均匀黄化,湿度大时叶背面可见黑色霉层,为病菌孢子囊梗及孢子囊。真叶染病,起初病部叶面无明显变化,叶背有水浸状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