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377篇
化学工业   1827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397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0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PET材料不具备抗菌、不耐洗等问题,以煎煮法为基础,以草珊瑚、艾叶和薄荷为原料,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溶液,其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以溶胶-凝胶法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有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乙醇和乙醚为助溶剂,在水-乙醇-乙醚体系中合成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与提取液混合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最后以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与普通的聚酯切片用熔融纺丝工艺进行造粒、纺丝,得到具有抗菌、杀菌和耐洗的多功能涤纶纤维.通过SEM微观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抗菌试验、耐洗性测试,对上述制备的多功能涤纶纤维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板剂总浓度为0.029 mol·L-1、V醇:V醚=20:20、两种表面活性剂比为4:1时,得到的多孔SiO2微球排列规整;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0.5%~1%时,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力学性能表现最优;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1%时,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达到87.9%.而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越高,纤维材料越耐洗.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制备涤纶纤维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2.
丁苯乳胶(SBR)作为浸胶涤纶帘子布用胶粘剂[即RFL(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液]的主要成分,在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胶皮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体系的p H,使间苯二酚(R)和甲醛(F)的反应处于碱性环境中,RFL液才能保持稳定,其固体颗粒物不易聚集,热处理后就不易生成胶皮。通过控制胶乳的添加时间和混合时间,可使RFL液分子之间通过羟甲基相互交络、相互作用,不会造成胶乳表面黏黏糊糊,故胶皮就不易产生;通过控制热处理参数的波动程度,可使各种缩聚反应进行得比较充分,分子结合更紧密、分子结构更牢固,胶皮也就不易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自产阻燃涤纶纤维开发阻燃提花窗帘布的花型、工艺设计,该产品新颖,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5.
主要介绍了Honeywell公司TPS系统在直纺涤纶长丝用骤冷风空调装置中的应用。重点说明了该系统的硬件配置和一些复杂控制回路的实施和组态。  相似文献   
6.
将涤纶阳离子长丝与双捻丝组合,配以恰当的组织和引纬顺序,可以开发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文章就该产品开发及生产技术难点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HV481丝筒往复装置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单介绍,主要讨论了几个难点故障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琳  曹秋玲 《丝绸》2002,(9):22-23
对超细涤纶仿丝绸针织物采用分散染料染色的工艺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染色牢度和色泽。文中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二、控制室、辅助间面积控制室面积:10.8×18.4m~2;硬盘、主机房面积:5×6 m~2。三、控制室室内布置操作台活动安装,布置成弧形;电缆进线方式:在活动地板下走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超细旦纤维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使传统纺织工业重现生机,超细旦纤维的优良性能给予服装面料以新的活力,成为当今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我国化纤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超细纤维的生产开发较迟,而国内企业在超细纤维产品和面料的开发应用上也刚刚起步,正在形成一定的市场需求。在超细旦纤维种类中,超细涤纶的产量和市场需求量所占份额较大。下面介绍0.89dtex涤纶与精梳棉混纺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