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85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坤  翟燕 《塑料》2014,(4):95-98
基于聚酰胺酸(PAA)优异的高温性能、绝缘性能、机械力学,与PVC有良好的相容性等优点,合成不同分子量的PAA对PVC进行共混改性,研究PAA的分子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出改善PVC性能最佳的PAA相对分子量约为5×104;研究PAA添加量对PAA/PVC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形态、力学性能、界面相容性的影响,得出PAA的最佳添加量为5%。  相似文献   
2.
3.
聚酰胺酸纺丝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均苯四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共聚合制得聚酰亚胺前驱体——聚酰胺酸的纺丝溶液,采用哈克流变仪研究了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聚酰胺酸溶液属于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溶液的表观黏度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溶液浓度的升高或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增大而增大。溶液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或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减小均使得聚酰胺酸溶液呈现切力变稀行为的临界剪切速率变大,使得溶液的非牛顿指数增大,同时使得溶液的结构黏度指数减小。溶液的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或随溶液浓度的增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针对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体系两步法制备的聚酰亚胺(PI)纤维强度比较偏低的问题,加入刚性单体对苯二胺,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进行三元共聚得到聚酰胺酸(PAA),选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为凝固浴通过干湿法纺制出PAA纤维。对PAA纤维进行不同倍数的拉伸,然后通过优化酰亚胺化条件制得了致密的PI纤维,处理温度在400℃时,其强度和模量可分别达到4.29 cN/dtex和389 cN/dtex。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两端含有双-NH2基的黑色染料,将其与二胺和二酐反应制备黑色聚酰胺酸共聚物,通过实验室成膜装置研究脱水剂的用量和热亚胺化温度对薄膜透光率和抗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A∶脱水剂为100∶35,热亚胺话温度分别为低温120℃、高温300℃时薄膜的性能达到最好,外观黑色均匀、透光率低、抗张强度高。  相似文献   
6.
以聚砜(PSF)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添加物,在聚砜铸膜液中“原位合成”聚酰胺酸(PAA),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高水通量PSF超滤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膜表面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在膜表面引入PAA。膜的荷电性、水接触角、保湿性和水通量等性能测试表明,改性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水渗透性。在0.1 MPa的运行压力下,改性膜的纯水通量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均高于纯PSF超滤膜,纯水通量从221.39 L/(m2·h)增加至406.57 L/(m2·h),截留率从75.75%增加到96.14%;在0.01~0.1 MPa的运行压力范围内,改性膜水通量均高于纯PSF超滤膜。。  相似文献   
7.
聚酰亚胺材料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耐辐照性能都很好,是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比较重要的靶材料。在制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制备空心微球,其次是薄膜和柱腔。综述了聚酰亚胺材料的主要性能,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历史、现状及当前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国内聚酰亚胺微球研制的基本思路。另外简单回顾了聚酰亚胺薄膜和柱腔在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工程塑料应用》2008,36(3):87-87
本发明提供的含芴结构的共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以双酚芴为原料,合成9,9-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芴(BAOFL);②将BAOFL与二胺按物质的量之比1:(1~4)混合;③在氮气流保护下,将二酐和步骤②得到的混合液按物质的量之比1:1加入到有机溶剂中配制成固含量10%的溶液,在室温下连续搅拌反应24h得到聚酰胺酸;④取聚酰胺酸粘稠液浇注到玻璃板模具上;⑤将模具放在80℃下真空干燥2h后升温至150℃下真空干燥2h,脱除溶剂,形成聚酰胺酸凝胶膜;  相似文献   
9.
利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和自制三单体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共缩聚反应,制得高粘度的聚酰胺酸(PAA)溶液,经涂膜、热亚胺化,得到坚韧透明的聚酰亚胺(PI)薄膜,其具有较好的拉伸断裂强度和合适的伸长率;同时将得到的PAA溶液进行湿法纺丝,制成PAA纤维,采用热亚胺化和高温拉伸的方法制得PI纤维,其断裂强度能达到3.67cN/dtex。  相似文献   
10.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讨论了在低沸点的四氢呋喃/甲醇(质量比=4/1)混合溶剂体系中的聚酰胺酸(PAA)合成问题,并通过IR、DSC、TG/DT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能得到优良性能的P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