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轻工业   3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农药信息》2005,(4):30-31
综合病虫越冬或发生基数、作物布局、气象和水文条件分析,预计2005年蝗虫、草地螟、小麦条锈病、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仍将严重或偏重发生。全年主要病虫发生面积近50亿亩次,需要防治面积60亿亩次左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1):31-33
草害和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两个重要因素,培育转基因抗除草剂、抗虫水稻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以恢复系R608为受体的遗传转化获得了3个独立转基因事件,其中1个为单拷贝转化体,命名为E1C608-3。用ELISA方法检测外源抗草甘膦和抗螟虫蛋白含量的结果表明,E1C608-3的T_2代分蘖期的根、茎、叶中EPSPS蛋白含量为120. 16~1 223. 28μg/g,CRY1C蛋白含量为1. 23~8. 72μg/g,且两个外源蛋白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叶>茎>根(P <0. 01)。T_3代测定结果显示,E1C608-3转化体在秧苗期草甘膦的耐受浓度至少为16g/L,其耐受浓度至少是转化受体R608的16倍。T_3代抗虫实验结果显示,E1C608-3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平均致死率为95. 56%,表现出良好的螟虫抗性。T_4代农艺性状测定结果显示,E1C608-3与转化受体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处在水稻天然种质资源的变异范围之内。以上结果表明,E1C608-3是一个抗除草剂、抗螟虫的水稻新种质。  相似文献   
3.
吕雨土  胡水泉 《农药》1992,31(3):44-45
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螟蛉是水稻上主要的三大害虫。八十年代以来,我们采用杀虫双水剂和甲胺磷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杀虫双水剂对上述三种害虫防效有所下降,在南方稻区引起秋蚕大面积中毒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为供试药剂,与生产上常见的另外4种农药品种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农药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在甘蔗种植时和大培土时各施用新型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75kg/hm^2 具有良好的防治螟虫效果,能减少原料蔗的虫节率,有效提高甘蔗蔗糖分,对甘蔗的增产、增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潘晓皖  汪晓红 《农药》2000,39(3):42-43
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虫害 ,在我省发生普遍 ,为害严重 ,防治较为困难 ,为寻找较好药剂 ,我们于 1998年 8月进行了 2 0 %螟无影EC防治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试验材料1.1 供试药剂2 0 %螟无影乳油 (有效成分 :三唑磷 阿维菌素 ,浙江海门化工厂生产 )2 0 %三唑磷乳油 (浙江仙居农药厂生产 )1%阿维菌素乳油 (浙江海门农药厂生产 )1.2 防治对象二化螟、稻纵卷叶螟1.3 供试环境试验在霍山县上土市乡水稻田进行 ,试验田肥力中上等 ,施药时水稻正处在始穗期。二化螟为二龄盛期 ,稻纵卷叶螟为 …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玉米螟是玉米的高发害虫,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农民收入。富顺县植保站首次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引进了"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新技术,每公顷防治费用仅需189234元,是化学防治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为提高甘蔗螟虫的综合防治水平,使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本文在室内研究了四种新型农药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农药对螟黄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大于对蛹的毒害作用,其中40%氯虫·噻虫胺不论是对成蜂还是蛹的毒性都是最大的,其他3种农药对赤眼蜂相对安全。为以后在甘蔗螟虫的综合防治中协调运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甘蔗螟虫是为害甘蔗生长的最主要害虫。长期以来,防治甘蔗螟虫主要施用杀虫单、毒死蜱等传统化学农药,致使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喷药次数和用药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为落实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发经济、绿色、轻简、高效的防治技术,提高甘蔗螟虫防治技术水平,本研究开展了常规管理(CK)、药肥+赤眼蜂+化学药剂(试验Ⅰ)、药肥+赤眼蜂(试验Ⅱ)、药肥+赤眼蜂+性诱剂迷向防控(试验Ⅲ) 4种模式的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3组处理组苗期枯心率分别为1.45%、1.55%、1.63%,3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对照组螟虫枯心率为9.28%,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著。最终调查结果显示,3套处理的虫蛀节率为4.49%~5.64%,常规对照的虫蛀节率为21.38%,为试验处理的3.92~5.10倍,处理组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根据每种模式的投入和产出,评估了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3种示范模式净收益为1.24万~1.46万元/hm2,其中试验处理Ⅲ净收益最高,达1.46万元/hm2。根据试验示范的结果,把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无人机技术相融合,初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