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0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358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人与茶     
马亚英  徐兆淮 《美食》2003,(2):41-41
  相似文献   
2.
<正> 茶原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氏。茶叶中含有水分、粗纤维、胶质和叶绿素等,还含有咖啡碱、鞣质、维生素、芳香油、蛋白质以及少量的氟化物。茶能提神益智,生津止渴,兴奋神经,增强记忆力,而且既能利尿排毒,又能醒酒解腻,帮助消化,还能杀菌消炎,延年益寿。所以,如今的茶已成为世  相似文献   
3.
艺术表现     
山西民间盖房时.都有一定的程序.这些程序中.包括有民间的风俗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立 《饮食科学》2007,(11):53-53
儿时.并不知饮茶的妙处.不外乎在夏天时喝些大人泡在大茶壶里的凉茶水.解渴而已.更不懂品茶味儿。  相似文献   
5.
夏日清茗     
茶不仅是饮料,饮茶还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特别是夏天饮保健茶,现介绍几种如下: 六月雷茶:将六月雪的茎、叶和花沸水冲泡,片刻即可饮用。有清热解暑、活血消肿、舒肝利湿的功效。可治恶疮肿毒、暑热、肝火旺盛、眼睛昏花。 马齿苋茶:将马齿苋、茶叶、白糖一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片刻,取汁饮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防治细菌性痢疾。  相似文献   
6.
茶是液体状,理应称“饮茶”或“喝茶”,上海话偏偏叫“吃茶”,好像茶是可以作咀嚼的。但如若说“饮茶”,上海人必要咬着舌头作广东话发音。因为“饮茶”是指那一盅几件的,有茶水有小吃的点心。若说“喝茶”,早几年上海人会暗自讪笑这不是正宗上海话,多少带点外帮人口音。所以“吃茶”一语看似不合语法,却是正宗的上海闲话。从上世纪初开始,一些英文外来语开始融入上海闲话中,比如“搭巴士(Bus)”、“乘的士(Taxi)”、“拿根士的克(Stick)”、“吃卜饭(Buffer,自助餐)”……其中有句“吃tea”。“你几时有空一起去tea—tea。”“礼拜六下午…  相似文献   
7.
烤乳猪     
1源远流长烤乳猪,是中国猪文化—饮食文化的一个亮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烧、烤、卤、腊的传统饮食技法。人类的熟食从烧法开始,《周礼》就记载着:“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孔颖达疏:“燔、炮、熟皆是烧也。”但烧法只是最初步的技法,以后不断改进,到了南北朝,便达到了世人惊叹的地步。烤乳猪的技法也创造出来了,《齐民要术》就有如下的描绘:“炙豚法:用乳下豚”,“小开腹,去五脏”,“以茅茹腹令满,柞木穿,缓火遥炙,急转勿住”,“消酒敉涂,以发色,色足便止,取新猪膏极白净者,涂拭勿住”。这样烤成的乳猪,“色如琥…  相似文献   
8.
台湾小壶工夫茶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饮茶的历史很早,西元17世纪以前台湾原住民便已有采野生山茶制茶饮用的习惯。但茶在台湾的兴盛,却到了18、19世纪间,由柯朝、林凤池、张乃妙与张乃乾兄弟等从福建一带逐步引进茶苗与技术,并在台湾北部瑞芳、木栅与中部鹿谷冻顶山一带辟园植茶、制茶;到了19世纪中叶,来自英国的茶商约翰杜德的宝顺洋行首度将台湾乌龙茶引介至海外并获得成功与口碑后,正式展开了台湾百余年以外销为主的制茶史。1970~19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很重要的品茗空间。  相似文献   
9.
紫砂壶的出现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紫砂的发展和兴盛离不开文人雅士们的追捧和茶文化的兴盛,作为中国传统陶瓷史里的一个奇葩,紫砂以其极强的可塑性和极好的透气性受到爱茶者的青睐。紫砂壶的造型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也是出现了很多的经典的器型,这些经典器型不仅是因为他的造型优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便是他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底蕴,他所能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受人们的追捧,本篇所讲到的方钟壶,便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的一件紫砂壶作品。  相似文献   
10.
餐饮企业是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食俗在当代有效传承的重要场所和平台之一。文章探讨了研究中国传统岁时食俗在餐饮业应用的积极意义,梳理和总结了中国传统岁时食俗在餐饮业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并提出了餐饮业应用中国传统岁时食俗的对策,即以合适的品种为中心、倡导大众餐饮,以成功的经验为基础、加强宣传和营销等,以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餐饮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