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7篇
轻工业   3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评价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系统优选红色发光二极管组作为光源;白色作为系统底部背景,黑色作为内壁背景,并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图像,利用Image Pro-plus软件进行图像数据化处理,该系统减少了人为观测误差,提高了沥青—集料黏附性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弯曲梁流变(BBR)试验、接触角测量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老化前后温拌胶粉改性沥青(WCR)低温抗裂性及其与集料黏附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HCR)作为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HCR、WCR的蠕变速率(m)和弯曲蠕变劲度(S)的比值(m/S)减小,低温抗裂性能变差,WCR的低温抗裂、抗老化性能均优于HCR;老化前后HCR、WCR与三种集料的黏附性能大小依次为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WCR与集料的黏附性均优于HCR;老化前后两种沥青的微观Derjaguin-Muller-Toporov(DMT)模量与低温流变参数(m/S)呈良好线性关系,且基于Johnson-Kendall-Roberts(JKR)力学模型得到的微观表面能、黏附功分别与基于表面能理论得到的宏观表面能、黏附功呈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是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定量分析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采用表面自由能理论与改进水煮法分别进行评价。首先采用接触角测量试验测定了25 ℃条件下沥青、改性沥青、老化沥青与花岗岩、石灰岩、辉绿岩的表面能参数,并计算出不同沥青-集料系统的黏附功与剥落功,以黏附功与剥落功的绝对比值ER作为黏附性评价指标。同时以通过改进水煮法得出的沥青质量损失率F作为定量指标,对表面能理论试验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掺入改性剂的90A沥青表面能减小了2.5%~6.2%,改性后的沥青-集料系统水稳定指标ER增加了1.9%~7.8%,黏附性增强,其中掺抗剥落剂的改善效果最好,沥青老化后ER值减小了4.3%~9.2%,黏附性减小。同类型沥青与不同种类集料的黏附性排序为沥青-石灰岩>沥青-辉绿岩>沥青-花岗岩,同种类集料与不同类型沥青的黏附性排序为90PA>90HC>90C≈90H>90A。通过延长水煮时间的改进水煮法得到的黏附性等级差异明显,其结果与表面能评价结果相同。评价指标ER与质量损失率F呈线性负相关,验证了表面能评价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沉积时间和衬底温度对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在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Al2O3衬底上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实验中,保持其他实验参数不变,先取沉积时间分别为15 min和40 min来沉积薄膜;再取衬底温度分别30℃和300℃来沉积薄膜.用显微镜观察薄膜是否有起皱现象,用Raman光谱仪检测薄膜的微观结构,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  相似文献   
6.
对4种轮毂轴承润滑脂进行机械安定性、流变性能、抗水性、黏附性、分油性能测试,对比其使用性能,选择相同的车辆类型、轴承和试验条件进行行车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锂稠化剂结构的润滑脂各项性能指标优良,满足行驶里程要求,可以为轮毂轴承提供良好的润滑,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沥青与集料是路面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材料,其黏附性将对路面性能造成明显影响。对此,论文结合喀麦隆克里比疏港高速公路工程,以集料酸性为基本变量,经试验后分析不同酸性条件下所对应的沥青路面施工情况,并对如何提高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基质对贴片黏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不同的丙烯酸酯压敏胶(PSA)型号、溶剂系统组成及含量、高分子添加剂类型及含量等对PSA基质黏附性的影响。通过测定180°剥离强度和持粘力探讨了干燥条件对基质黏附性的影响,并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Duro-Tak87-2677的180°剥离强度为0.88kN/m,持粘力为50h,适合作为丙烯酸酯PSA的基质;当组合溶剂中V(异丙醇)∶V(正庚烷)∶V(乙酸乙酯)=37∶37∶21、m(水)∶m(乙醇)∶m(组合溶剂)=10∶7∶(67~70)时,PSA基质的溶剂系统为均一体系;当w(RLPO)=5%、干燥温度为80℃和干燥时间为15min时,丙烯酸酯PSA基质的180°剥离强度为0.1~0.6kN/m,持粘力9h,黏附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益生性乳酸菌黏附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益生性乳酸菌的功能作用,及乳酸菌在人体肠道中的黏附、定居、抑菌等与人体肠道黏膜组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详述了近些年来有关乳酸菌之所以能在人体内定居的黏附性的研究,如黏附素、黏附受体、影响黏附素的影响因子等,以期有助于高黏附益生性乳酸菌株的选育及其益生菌制剂制备。  相似文献   
10.
以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F28-8为研究对象,菌株的生长情况与产酸能力分析表明,F28-8具有良好的酸适应能力,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其存在蛋白层结构。应用5 mol/L LiCl提取菌株表面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MALDI-TOF-MS分析,发现该菌株表面含有主要组分为分子量83.5 kDa的N-乙酰基胞壁酿-L-丙氨酸酰胺酶和分子量51. 1 kDa的LysM肽聚糖结合域蛋白。进一步的菌株表面性质测试、胶原蛋白黏附实验以及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表面蛋白的剥离显著降低了菌株F28-8的表面性质(自动聚集能力、表面疏水性和表面电荷),降幅达到19.0%~56. 1%;LiCl提取的F28-8表面蛋白能显著降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CICC 2151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ICC 21600)对胶原蛋白的黏附力,降幅分别为74. 59%和81. 16%;LiCl提取的F28-8表面蛋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31. 5%和15. 6%。研究结果表明,戊糖片球菌F28-8表面蛋白能改变菌体表面性质,增强其抑制致病菌黏附的能力并表现出一定的抑菌能力,在抗菌剂开发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