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添加魔芋精粉、马铃薯淀粉及蛋清三种辅料以提高斑点叉尾鮰鱼丸弹性及感官品质。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三种辅料添加量与鱼丸弹性及感官品质的关系,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三种配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魔芋精粉2.5%、马铃薯淀粉7.5%和蛋清4.5%添加到鱼丸中,鱼丸弹性及感官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添加魔芋精粉、马铃薯淀粉及蛋清3种辅料以提高斑点叉尾鱼丸弹性及感官品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3种辅料添加量与鱼丸弹性及感官品质的关系,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3种配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魔芋精粉2.5%、马铃薯淀粉7.5%和蛋清4.5%添加到鱼丸中,鱼丸弹性及感官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探讨擂溃及凝胶化条件对斑点叉尾鮰鱼丸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擂溃各阶段的时间,同时测定了加盐量与鱼丸弹性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凝胶温度和凝胶时间.结果表明:空擂8min、盐擂8 min、混合擂溃5min及加盐量2.0~2.3%的擂溃条件最为合理;然后于0~5℃凝胶化35 min,所加工的鱼丸弹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鮰鱼体内丁香酚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斑点叉尾鮰中丁香酚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幵探究高、中、低3个不同丁香酚浓度在鱼体内的残留规律。方法样品先经过冷冻干燥法将鱼肉冻干,磨成粉状过筛,称0.5g冻干鱼粉经5mL乙腈超声重复提取3次, 280 nm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样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丁香酚标样在0.15~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6。在添加浓度为0.40-3.20 mg/kg时,加标回收率在78.67%~90.54%,相对标准偏差为3.37%~5.54%,方法的检出限为0.045 mg/kg。同时収现麻醉时所用的丁香酚溶液浓度越高,丁香酚在鱼体内积累越多,用60 mg/L丁香酚溶液麻醉过的鮰鱼,体内丁香酚完全代谢需6~8 d,而用40、16 mg/L丁香酚溶液麻醉过的鮰鱼,仅需4~6 d。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所用试剂价格低廉的特点,适用于斑点叉尾鮰中丁香酚残留量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探讨擂渍及凝胶化条件对斑点叉尾鲴鱼丸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擂溃各阶段的时间,同时测定了加盐量与鱼丸弹性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凝胶温度和凝胶时间。结果表明:空擂8min、盐擂8min、混合擂渍5min及加盐量2.0~2.3%的擂溃条件最为合理;然后于0~5℃凝胶化35min,所加工的鱼丸弹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肉制品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机构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能力,确保提供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组织实施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制备含亚硝酸钠的鸡肉火腿肠,向42家实验室随机发放样品,在规定时间内回收检测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稳健统计分析,以Z值评价各个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并对非满意结果的实验室通过查阅原始记录进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能力验证样品均匀、稳定,满足能力验证计划要求;42家实验室总体结果满意率为81.0%,表明实验室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能力较好;部分实验室发现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使自身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皂化酸解工艺,对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油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并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响应面优化。以K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作为影响因素,脂肪酸酸值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模型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KOH浓度0.22mol/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40min,预测脂肪酸酸值KOH为196.78mg/g,实际脂肪酸值KOH为195.92mg/g,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检测鲜活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丁香酚类麻醉剂的代谢残留情况,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斑点叉尾鮰鱼肌肉组织中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取冻干鱼肉肌肉组织用15 m L甲醇与乙腈体积比为2:1的混合溶液超声提取,100 mg疏水气相纳米二氧化硅净化,过滤处理后。流动相体积比为58%甲醇和42%的0.1%乙酸水溶液,流速为0.8m L/min,柱温箱为35℃,紫外检测波长为272 nm,进样量为10μL,外标法定量。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0.02~100.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在三个不同水平的添加浓度下,日内平均回收率在50.52%~97.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5%~14.56%,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方法的检出限在0.026~0.121mg/kg,该检出限低于日本所规定的丁香酚残留限量标准,可以用于批量鱼样中多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实际大池塘养殖模式下,研究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及其代谢产物在斑点叉尾鮰(Letaurus以下简称鮰)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4口标准化池塘(2300 m~2/口),养殖密度按每666.67 m~2投放鱼苗1000尾投放,设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以1.25、2.50、5.00 g/kg 3个剂量水平在鮰饲料中添加FF,每天投喂饲料4 kg(一次投入),对照组投喂不含FF的等量饲料。连续投喂5 d后,分别于首次投药后的第1、2、3、4、5、6、7、8、11、14、30、60、90和170 d采集鮰肌肉、肝脏及血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检测FF及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含量,采用PKSolver药动学药效学数据处理软件V2.0的药动学房室模型拟合方法分析药时数据。结果 FF在鮰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而在肝脏及肌肉中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FFA在不同组织中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结论 FF在鮰体内主要以原型的方式代谢消除,分布广泛且FF消除速率远高于FFA,肝脏可作为残留分析的靶组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