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恺  刘云  王亚恩  李立德  姜国良 《食品科学》2011,32(11):310-313
目的:通过灌服南极磷虾脱脂蛋白肽研究其对小鼠抗疲劳、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小鼠灌胃蒸馏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以南极磷虾脱脂蛋白肽灌胃,灌胃剂量分别为0.2、1.0、5.0g/(kg ·d),连续28d。分别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血乳酸(LA)、血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肝糖原含量;常压耐缺氧时间及耗氧量、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结果: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血清中LDH含量、LA清除率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BUN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高剂量组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及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明显高于空白组。结论:南极磷虾脱脂蛋白肽能明显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氧的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参蛋白对小鼠的耐缺氧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参蛋白对小鼠耐缺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常压耐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急性脑缺血性缺氧三项指标评价人参蛋白对小鼠的耐缺氧作用;通过测定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研究人参蛋白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蛋白组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张口喘气时间均延长;同时人参蛋白能降低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能提高肝脏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论:人参蛋白对小鼠耐缺氧能力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对D-半乳糖造模小鼠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周血象指标评价耐缺氧作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松毅  刘静波  程胜 《食品科学》2005,26(9):497-502
为了减少动物实验次数和受试小鼠的使用数量,进而减少因小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误差,提高耐缺氧功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利用外周血象指标评价耐缺氧功效的方法研究。实验发现:不同受试天数、不同停留时间对不同实验组受试小鼠血象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六项指标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若仅以受试30d或15d的小鼠外周血象中个别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其耐缺氧特性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评价时应该研究不同受试天数、不同停留时间对受试小鼠外周血象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功效评价结果准确和客观。  相似文献   
4.
5.
以西藏芜菁的块茎及其加工制品(芜菁脆片和芜菁饮料)为实验材料,选市售的抗缺氧药物红景天胶囊为阳性对照物,同时设淀粉胶囊作为安慰剂,进行了为期21 d的人体试食试验。实验期间受试者每周定时进行低氧耐受性测试,记录受试者在低氧环境中的不耐受主诉、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同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芜菁及其加工制品能有效缓解人体的低氧反应症状;各实验组(安慰剂除外)实验后的心率均小于实验前。在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方面,阳性对照组和芜菁脆片组的受试者连续服用7 d和14 d后血清SOD酶活性较实验前得到显著升高(P<0.05);第21天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各实验组的人体血清CAT酶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芜菁及其加工制品均具有一定的抗缺氧作用,尤其是芜菁脆片很好地保留了芜菁鲜品中的有效成分,其生物学功效可与红景天媲美,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抵御高原反应的即食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6.
复合茶泡腾饮片的制备及其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复合茶饮料对急性缺氧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疲劳功能,为进驻高原的人群提供一种抗缺氧和提高劳动能力的饮 料。方法实验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对复合茶饮料进行耐缺氧和抗疲劳功能检验。结果:1.分别以红茶 和绿茶饮料灌胃小鼠7d后,进行密闭缺氧实验。红茶组小鼠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12%,但无显著性差异;绿茶组存活时间 较对照组延长15%(p<0.05)。表明绿茶的耐缺氧作用略优于红茶,这可能与加工工艺不同造成的茶叶成分的差别有关。其 中以绿茶1.5g·kg-1的耐缺氧作用较好。2.以绿茶粉加入维生素C和钾、钠电解质及白糖、柠檬酸等制成复合茶饮料,饲喂 小鼠7d,密闭缺氧实验结果表明,其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3.复合茶饮料可以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 (p<0.05),比对照组延长86.33%,并且可以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p<0.01),降低血乳酸堆积(p<0.01),有效清除血清 尿素氮p<0.01),明显提高了小鼠抗疲劳能力。4.将茶加工成泡腾饮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卫生、保质期长, 使用方便,趣味性强等特点,更易于为人接受。结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茶泡腾饮片具有显著的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能 够提高高原人群的劳动能力,其作用与茶叶的抗氧化和利尿等多种生物  相似文献   
7.
新鲜精炼菜籽油煎炸薯条3 d(60锅),检测煎炸过程中菜籽油的过氧化值、黏度和极性化合物含量,将煎炸老油按低(10 mL/(kg·d))、中(20 mL/(kg·d))、高(40 mL/(kg·d))剂量对小鼠进行灌胃,另设阴性对照组(10 mL/(kg·d)新鲜精炼菜籽油灌胃)和正常对照组(10mL/(kg·d)蒸馏水灌胃),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小鼠体重、耐缺氧生存时间和游泳力竭时间,考察煎炸老油对小鼠耐缺氧能力与抗疲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精炼菜籽油经过反复煎炸后,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菜籽油的过氧化值先升高后降低,黏度和极性化合物含量升高,油脂品质发生劣变;各组小鼠的体重没有显著差异;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各个指标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小鼠耐缺氧生存时间和游泳力竭时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而中、高剂量组小鼠耐缺氧生存时间和游泳力竭时间都显著下降(p 0. 05)。  相似文献   
8.
林松毅  刘静波  程胜  姜轶群 《食品科技》2006,31(11):257-260
着重分析了不同受试天数、不同停留时间对不同实验组受试小鼠血象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6项指标的影响情况。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受试天数、不同停留时间对不同实验组受试小鼠6项外周血象指标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若仅以受试30d或15d的小鼠外周血象中个别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其耐缺氧特性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评价时必须研究不同受试天数、不同停留时间对受试小鼠外周血象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功效评价结果准确和客观。  相似文献   
9.
研究天麻提取物对大鼠抗缺氧能力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大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天麻提取物组和高剂量天麻提取物组,统计大鼠的体重、生存时间、生存率。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ctate,L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水平、热休克蛋白70(HSp70)、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酶(i NO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关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天麻提取物组大鼠生存时间提高了34.01%,LDH、LA、GSH、GR水平分别为8614.24 nmol/mL、2.01 nmol/mL、965.5 mg/mL、0.30 U/mL,HSp70蛋白表达为4.14,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MDA、CAT水平分别为63.52 U/mL、23.24 U/mL,ET-1、i NOS、HIF-1α蛋白表达分别为1.96、2.10、0.28,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说明天麻提取物能够有效的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改善大鼠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从而提高大鼠机体的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叠氮糖、炔丙基溴和鹰嘴豆芽素A为原料,利用"Click chemistry"将糖基化三氮唑药效基团与鹰嘴豆芽素A巧妙结合,得到4种新的标题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IR、EI-MS和元素分析确认。通过小鼠常压密闭耐缺氧模型对其药理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目标化合物均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其中半乳糖苷三氮唑鹰嘴豆芽素A和木糖苷三氮唑鹰嘴豆芽素A的活性优于乙酰唑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