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9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83.3 dtex/72f涤纶三叶有光丝制成仿真丝面料,对面料进行碱减量处理和低温等离子处理,并对面料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的涤纶仿真丝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吸湿透气性和染色性能,具有超真丝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鉴于人体的手指指节折痕具有稳定性且因人而异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和小波分析的手指指节折痕识别的新算法。对手指图像进行定位,经分割、归一化后得到了用于身份鉴别的手指子图。将手指子图向水平轴投影,得到含有折痕信息的一维信号,利用小波的多分辨率特点提取折痕信息进而形成代表折痕的特征矢量。在手指图像数据库中,利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了算法验证,等错误率约为1.5%,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带折痕的Loop细分曲面等距面处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op细分曲面不同细分层次的网格面可作为不同加工工序的加工模型.现有等距面生成算法因未考虑折痕和边界的特殊情况,当折痕或边界存在时将会生成与预期结果有较大差别的等距面.给出了折痕等尖锐特征处极限等距位置的计算方法,以及根据尖锐特征点极限位置反求初始网格等距位置的Gauss-Jacobi迭代公式,并证明了其迭代收敛性.采用文中算法得到的等距网格面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讨论在三维空间对织物纹理进行计算机仿真问题,提出纹理映射及其算法,文中详细阐述了根据织物纹理进行图形绘制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在织物CAD模拟织物外观效果时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有面料抗皱性能测试方法只评价面料经、纬向抗皱性能,无法评价其他方向的抗皱性,导致测量结果不全面,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一台多角度面料抗皱性测试仪器,仪器包括硬件和软件2部分,硬件部分包括织物多角度压皱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将采集的图片进行定量化分析,用以评价面料多角度抗皱性能.文章测试10块全毛面料,并将新设计的测试仪器与传统YG541B型测试仪器进行对比,得出二者评价相关性一致,但新仪器测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析了3种用Dref3摩擦纺多组分纬纱织造的平纹织物的风格特征。3种不同的纬纱是:芯皮均为粘纤;水溶性PVA作皮,粘胶无捻纱条作芯;PVA无捻纱条作芯,粘纤作皮。3种纱均在Dref3型摩擦纺机上按芯皮50/50比例纺成,经纱统一采用2合股纯棉纱线。将3种纱分别织成织物,然后用热水将PVA溶解去除。织物性能的测定结果:织物性能与组成织物的纱组分性能并不一致。无捻芯纱(溶掉PVA表皮)织物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力、撕裂强力、折皱回复性和耐磨性;而空心纱(溶掉PVA作芯)织物具有丰满、蓬松的结构和良好的耐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7.
真丝绸抗皱整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DEA交联剂对真丝绸的整理工艺,分析了影响整理效果的若干因素,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丝绸经DEA事理可使湿折皱回复角从200度提高到270-275度,并具有良好的耐洗性。本文还对DEA整理真丝绸的抗皱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证明了DEA交联剂和丝素大分子发生了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采用丝光技术,来解决氨纶弹力织物的折皱及色花问题进行工艺探讨和试验,认为工艺是可行的,能够达到课题的要求;同时与氨纶弹力织物的预定型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影响织物强力的织物结构因素和后整理因素进行对比试验 ,探讨了各因素对织物断裂和撕裂强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探讨了毛/涤混纺织物的折皱弹性与织物紧度、纱线混纺比、纱线捻度以及纱线细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