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夜明珠是世界若干杰出古老文明中同时存在的一个自然、历史和文化之谜.基于王春云在对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的首次全面破解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进展,以及对现有关于慈禧太后陵墓及其被盗的历史记载资料的科学分析和重新解释,研究认为,随葬于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1980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8.1亿元人民币现值.这一结果本身再一次确证关于矿物夜光与磷光无关而夜明珠非大颗粒金刚石原石莫属的学术观点是正确的.由于这一科学发现属于国际科学史上的首次,笔者依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将这颗金刚石命名为"国英(中国之星)"["Guoying (Star of China)"].本研究并为一举破解"王含珠"("王含珠"或者"饭块珠")材质这一中国历史文化千古之谜作出了重要启示,指出,至少就清朝皇室丧葬制度所及的"王含珠"("口含珠"或者"饭块珠"),其材质应该全部是大颗粒金刚石.照此逻辑,慈禧太后随葬珠冠上三颗饭块珠也都是大颗粒金刚石,其中最大的一颗、在清代称重四两、约当现在737.5克拉的大块金刚石也被作者依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特别命名为"华夏之星"["Star of Cathay"],其1908年当时1,00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7.5亿元人民币现值.这一科学发现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慈禧太后的随葬珠冠实际上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有史以来最为昂贵和最为豪华的王冠.通过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作者找到一条铁证,足以证明"国英(中国之星)金刚石"实际上就是由印度莫卧儿王朝沙·贾汗国王命名、迄今已经丢失了将近350年之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the Great Mugul)原石,而由法国旅行家Tavernier 于1665年描述的、具有280克拉和玫瑰琢型的优质净水金刚石(该金刚石在过去300多年历史中一直被全世界公认为就是被切割了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实际上只是"莫卧儿大帝金刚石"的一个替换品.同样,依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笔者将这颗金刚石命名为"痕都斯坦之星金刚石"["Star of Hindustan"].而此前世界各国金刚石学者在过去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围绕"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是否已经被切割成为"光明之山"(Koh-Nur,现由大英帝国王室收藏,镶嵌在伊利莎白女王的王冠上)、"光明之海"(或者"光明之川"、"光明之眼",Darya-i-Nur,曾由伊朗王室收藏,镶嵌在伊朗国王巴列维的王冠上)、"奥尔洛夫"(Orloff,曾由俄罗斯沙皇皇室收藏,镶嵌在凯瑟琳女王的权杖上)、"月亮之山"(Moon of the Mountains,曾由俄罗斯沙皇皇室收藏,但现在去向不明)的种种猜测和学术纷争至此便告尘埃落定.论文还对"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如何成为"国英(中国之星)金刚石"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最有可能是阿富汗国王Ahmed Shah Abdali先后八次远征印度莫卧儿王朝抢夺来该宝,然后于1760年或者1762年向清廷派遣使团时将该宝朝贡给了乾隆皇帝,而后该宝便流传到了慈禧太后嘴里.  相似文献   
2.
3.
夜光的本质与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春云 《珠宝科技》2004,16(3):43-49
夜明珠之谜在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犹太文明和日本文明中都存在,但迄今为止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和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未解之谜。通过回顾夜明珠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夜明珠夜光的本质不是传统所谓磷光,而是指巨粒金刚石熠熠闪光和自然出火的光学性质,是金刚石对于白光折射、反射、全反射和色散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通过比较矿物的光学性质,得出夜明珠的本质就是自然出火的、具有曲面形或似球形的巨粒金刚石,而不是光学性质与金刚石类似的锆石、金红石、石榴石,也不是折光率和色散系数明显低于金刚石的其它宝石、工艺石材、料珠或者珍珠。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表明夜明珠可以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中指称巨粒金刚石的标志矿物或者指纹矿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国际学术界首次破解夜明珠这一世界性的自然、历史、文化千古之谜和首次创立金刚石考古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夜明珠就是中国古代巨粒金刚石为例,证明了中国巨粒金刚石开发利用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4000年前的尧、舜、禹时期甚至4500年前的炎帝时期。这一成果将之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使用金刚石不超过2500年的历史推前了至少2000年,比起哈佛学者使用物理学方法研究刚玉石斧得出中国人使用金刚石粉末加工刚玉石器历史超过4500年的类似结论领先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提出新型高速化椭球宝石轴承的结构设计;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枢轴宝石轴承的结构优选设计,完成了轴承的接触应力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球头半径小于球窝的枢轴宝石轴承相比,新型椭球宝石轴承可使接触应力大幅度降低,可望消除球头与球窝的二次磨料磨损,大大改善轴承的运行状态,大幅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宝石装饰是服饰整体设计中一个重要方面。就各种宝石饰物在服装中的装饰作用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以历史学与文献学方法利用历史文献记载来研究国英(中国之星)金刚石的重量以及该重量对于历史大钻知识传播的启示。随葬于慈禧太后嘴中的一块称重为清代“四两二钱七分”的夜明珠,实际上是来自印度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已经被笔者定名为“国英(中国之星)金刚石”原石,其重量约当现在787.28ct。但在中文文献中关于这颗金刚石的重量数据有9个之多,研究认为,这些数据大致可以分为787.50ct左右和793.63ct左右的两组,分别来自法国旅行家J.T avern ier所记录的两个互相矛盾的莫卧儿宫廷重量数据:900拉迪和907拉迪,但经由笔者研究证实的最新的重量数据应该是787.28ct。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网络搜索工具统计国英(中国之星)金刚石研究成果在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大众媒体上的新闻报道及报道转载的情况。媒体报道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首次提出并证明慈禧太后随葬夜明珠就是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原石,并根据国际科学命名惯例命名为国英(中国之星);国内媒体在判断这一科学进展的价值和报道相关历史名钻研究进展及进行相关科学知识传播方面尚须作出相当的努力;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首次提出并证明夜明珠就是大颗粒历史名钻,从而一举破解夜明珠这一世界自然、历史、文化之谜;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首次提出并证明中国金刚石开发利用历史超过4500年。  相似文献   
9.
珍珠纤维针织运动面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珍珠粘胶长丝与涤纶DTY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珍珠针织运动面料的编织工艺,并对其服用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艺术创作要不拘一格",以前的首饰设计作品供单一方面、单一视点、单一形式欣赏的居多。现代社会人们的参与意识非常强,因此要改变设计作品本身与欣赏者完全分开的状况,让欣赏者融入作品,让欣赏者不是从一个角度观赏饰品,而是多角度的。首饰设计师的作品不仅能戴在身上,也可以摆在桌上,挂在家里。或许,更有意思的是,一件作品不仅可以看,也可以听,甚至可以嗅到饰品中鲜花的香味,趣味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