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8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电工技术   11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61篇
化学工业   135篇
金属工艺   178篇
机械仪表   154篇
建筑科学   275篇
矿业工程   248篇
能源动力   82篇
轻工业   229篇
水利工程   301篇
石油天然气   192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6篇
冶金工业   113篇
原子能技术   41篇
自动化技术   4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is paper presents robust and adaptive boundary control designs to stabilize the two‐dimensional vibration of hybrid shaft model. The hybrid shaft is mathematically represented by a set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shaft vibrations, coupled to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escribing rigid body spinning and dynamic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control objective is to stabilize the transverse vibrations of the perturbed shaft while regulating the spinning rate. To achieve this, the paper first establishes robust boundary control laws that fulfil the control objective in the presence of modeling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operating over the shaft domain and boundary. Lyapunov‐based analys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obust control exponentially stabilizes the shaft with vanishing distributive perturbations, while assuring ultimately bounded vibrations in the case of nonvanishing perturbations. Then, adaptive control philosophy is utilized to achieve redesigned robust controllers that only use online adaptation of control gains without acquiring the knowledge of bounds on perturbations, as well as dynamic parameters. An advantage of this design is avoiding an overconservative robust control law, which may induce poor stability and chattering in tackling system perturbations with unknown upper bounds. Simulations through finite element method illustrate the result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相比,滑模控制(SMC)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将不确定性纳入控制器设计中,从而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探索了SMC技术在运载器主动段姿态控制中的工程应用,首先通过分析基于趋近律的SMC系统,提出了降低不连续切换项系数的需求,然后研究了基于干扰上界的SMC方法。三通道小偏差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控制效果,表明第2种控制器的鲁棒性更好,稳态误差小,同时发动机喷管摆角需求较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
目的 探讨气管上段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例气管上段腺样囊性癌病例,通过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4例气管上段腺样囊性癌患者中,男1例,女3例,平均年龄47岁(38~57岁);既往均无腺样囊性癌病史,1例患者既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史。镜下检查4例均为筛状/管状型腺样囊性癌,3例累及甲状腺组织,3例累及神经组织,未见淋巴结受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4例P16、CD117、BCL2、P63、SMA均阳性,Ki67指数平均8%,TTF1和P53均阴性;4例中基底膜样物胶原Ⅳ阳性;组织化学染色示AB/PAS阳性。术后均接受总剂量为48~56 Gy的放疗,随访6~120个月,平均72.5个月,1例术后96个月复发,3例随访期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气管上段腺样囊性癌是罕见的原发于气管的低度恶性肿瘤,肿瘤生长缓慢,就诊时多数已侵及甲状腺组织,需要与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相鉴别,特别是在甲状腺穿刺及术中冰冻检查时。结合电子喉气管镜下表现、典型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准确诊断。手术难以切除干净,术后放疗对延缓疾病复发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林-神木地区上古生界发育了断层和3种类型的裂缝.裂缝类型有区域构造缝、水平缝(包括层理缝与缝合线)和成岩缝,其中,区域构造缝主要呈北东向分布,在上古生界各层位均发育,缝合线在山2段中下部和太原组灰岩中都可见到,层理缝仅见于山西组山2段中下部,成岩缝仅见于石千峰组千5段.断层为逆断层,断穿了上古生界下部气藏的区域盖层和烃源岩.裂缝和断层分布对研究区重点勘探层位山2段、盒8段和千5段的天然气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伴生的层理缝和缝合线的分布控制了山2段天然气富集区;区域构造缝的分布促进了盒8段天然气的富集;而千5段天然气的富集则依赖于本区断穿上石盒子组的断层和区域构造缝的分布.图6表2参29  相似文献   
5.
最大塑性功原理在烧结体上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训鹏  华林 《粉末冶金技术》2006,24(4):248-250,255
最大塑性功原理又称第二塑性变分原理,在致密体塑性变形分析叶l是运用能量法进行变形力能计算的基础。本文从分析Drucker公设的亢要条件出发,证明了烧结体塑性变形最大塑性功原理的存在,片在该原理的荩础卜,推导出塑性变形的上限功率表达式,并以平面挤压条件下的上限法应用作为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带参数的一阶脉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下解和单调迭代法。讨论了带参数的一阶脉冲微分方程。获得了单边Lipschitz条件下这类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7.
柳正钧  陈春丽 《核动力工程》1993,14(1):83-87,96
本文叙述了反应堆保护系统停棒与汽轮机降功率子系统的系统功能、保护参数和秦山核电站控制棒组插入监测器的设计与参数选择,确定了控制棒提升上极限值和在不同工况下棒插入低位、低-低位整定值,并在热态零功率条件下加以验证。试验证明参数选择是合理的,为功率运行阶段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8.
It is an outstanding open problem of computational geometry to prove a near-quadratic upper bound on the number of combinatorial changes in the Voronoi diagram of points moving at a common constant speed along linear trajectories in the plane. In this note we observe that this quantity is Θ(n2) if the points start their movement from a common line.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在黄牛鞋面革生产过程中产生松面的原因,并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解决松面问题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进一个定义在L~∞(0,1)上格半范数ρp与一个熟知的格半范数ρ0关系,证明了在L~∞(0,1)中的序区间上,ρ0-拓扑与ρp-拓扑等价,从而证明了(L~∞(0,1),ρp)′的闭单位球是(L~∞(0,1),ρp)′的某个子集的弱-闭包,本文还证明了(L~∞(0,1),ρp)′可看作WeakLp(0,1)对偶空间的奇异部一个理想,而且这奇异部可由(L~∞(0,1),ρp)′与一算子族生成.(f)all(l.\n,oo(j.)=hillsill)t ̄.,iff ̄*(t)respectivelyall'l,L(q,1)isthepredlslaloftyreakLI',allllh,rlloll--at(,llli('llleasllrealga(l ̄s,arepresellta'tiolltlleorenlff,relelllelltsillSac,all(lS,,.isof)taille(l.However,ill[2],itisslldwnthattilerepreselltatiolltilesf)relllof)taille(lill[.5]isill(torre(?t.Inthisnote,we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