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3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天然小分子生物碱,无特效解毒剂,中毒潜伏期短,在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受到极大关注。本文总结了河鲀毒素的毒性、相关法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并对河鲀毒素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以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详细综述了河鲀毒素常用的生物检测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和免疫及电化学检测方法应用情况,尤其对免疫检测与电化学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分析。最后,本文分析了免疫分析过程中竞争型和非竞争型免疫的区别与优缺点,并对新型电化学免疫快速检测的方法开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检测TTX等小分子化合物的新型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丁婕  王梦梦  汪立平  卢瑛 《食品科学》2019,40(19):237-241
以野生河豚肝脏中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为研究对象,研究活化与热灭活处理的鼠李糖乳杆菌对其毒性的消减作用。将活化的与热灭活处理的鼠李糖乳杆菌作为材料对TTX进行脱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层析试纸检测和小鼠生物法分析TTX消减率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酵处理后的肝脏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变化。竞争性ELISA结果显示加热灭活后的鼠李糖乳杆菌对TTX的消减率高达82.16%;而未经灭活处理的鼠李糖乳杆菌对TTX的消减率为70.05%,表明热灭活处理的鼠李糖乳杆菌消减效果更佳。此外,经鼠李糖乳杆菌发酵7 d后野生河豚肝脏的TTX消减率为93.27%,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显示发酵后肝脏内的EPA与DHA含量分别减少了11.93%、22.50%。综上所述,鼠李糖乳杆菌能消减河豚肝脏中的TTX,经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处理后消减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可为河豚内脏组织的毒性消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豚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豚毒素是河豚中的有毒物质,是毒性很强的神经性毒素.对河豚毒素的性质、来源、作用机制、检测方法以及应用等几个方面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为河豚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叶精勤  肖叶  阎俊  许长华  汪立平  卢瑛 《食品科学》2021,42(14):103-109
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免疫活性的消减作用方式和可能作用位点,分别采用活化、热灭活和破碎的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去除胞外多糖、原生质体、细胞壁和肽聚糖的分离样品,与TTX标准品在37 ℃孵育1 h,使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作用前后TTX的免疫活性变化。通过化学处理掩蔽鼠李糖乳杆菌表面的羧基和氨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菌体表面的化学键振动类型和官能团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活化、热灭活和破碎后的鼠李糖乳杆菌均可消减TTX的免疫活性,因此TTX免疫活性的变化和鼠李糖乳杆菌的活性无关。各分离样品对TTX的消减作用表明肽聚糖成分对TTX免疫活性的消减率最高可达到47%。FTIR分析发现鼠李糖乳杆菌表面羧基掩蔽后可显著降低TTX免疫活性的消减率至18%,而掩蔽氨基则对作用前后的TTX消减率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消减TTX免疫活性的原因可能为TTX与鼠李糖乳杆菌表面肽聚糖上的羧基结合。  相似文献   
5.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as done to examine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toxication cases in puffer fish associated with tetrodotoxin. In the past 5 years, 430 cases of intoxication and 52 deaths associated with puffer fish have been reported worldwide. It has also been verified that puffer fish have migrated to different regions, which has led to a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herein, consumption of puffer fish should be legally limited, although it still remains very popular in several regions with negativ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s.  相似文献   
6.
鲀毒鱼引起的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中毒是中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河鲀毒素中毒发病迅速,至今尚无特效药,因此,通过检测TTX含量或鉴定携带TTX的物种可以更好地进行TTX中毒的风险分析、管理和控制.本文综述了鲀毒鱼TTX的检测技术以及鲀毒鱼物种鉴定的方法,以期能预警并减少鲀毒鱼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快速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 为中毒事件的调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 析中毒原因, 运用液质联用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确证。结果 两起食物中毒样品均检出河豚毒素。结论 本方法检测快速、准确、结果可靠, 对快速查明中毒原因和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昆明系小鼠生物法定量测定水产品中河豚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昆明系小鼠定量测定河豚毒素(TTX)方法,选用体质量19~21g的昆明系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用不同质量浓度TTX溶液腹腔注射小鼠。结果显示:TTX致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0.18μg,小鼠死亡时间与TTX注射剂量满足方程Y=e(0.357/X+1.005)。此外,采用体积分数0.5%乙酸溶液提取TTX,回收率达到90%以上,对样品的最低检测限为0.56μg/g。昆明系小鼠定量测定河豚毒素,准确、稳定、方便快捷,可用于水产品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9.
河豚毒素DNA适配子的筛选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合成113个碱基的随机ssDNA文库,以河豚毒素为靶物质,采用SELEX技术进行12轮筛选,测定各轮富集文库与河豚毒素的亲和力,其中第10轮富集文库与河豚毒素的亲和力最高。将第10轮富集文库进行克隆、测序,用DNAMAN软件分析克隆子的一级和二级结构,并测定克隆子与河豚毒素的亲和力。结果表明:与河豚毒素结合力高的DNA适配子经过10轮筛选后得到富集,成功筛选到最高亲和力的DNA适配子G10。  相似文献   
10.
河鲀食用毒性评价与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河资源 ,开展了河安全利用课题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竞争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安全利用过程中的河毒素进行检测 ,同时引入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系统 ,对河食品从原料生产到成品的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 ,确定关键控制点。制订了原料接收、活鱼暂养、加工去毒、河制作、以及环境卫生的控制标准和措施。结果表明 ,河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河体内毒素分布很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肝、卵巢、皮肤等部位 ,而且季节性变化明显 ,个体差异显著。运用该研究成果自 1995年至 2 0 0 2年进行人体试食试验以来 ,未发现一例中毒症状和体征 ,各项试验证明 ,经去毒工艺处理的河是安全的 ,经食用后不会引起河毒素中毒。这对于保证河资源的安全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