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5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1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在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付强  王志良  梁川 《水利学报》2002,33(8):0107-0113
应用多变量自回归模型ARV(n), 利用三江平原腹地-富锦市1985~1999年气象资料, 按水稻生育期划分6个生育阶段, 建立了井灌水稻生育期内需水量预测模型. 经模型拟合与预测, 效果良好, 可以为该地区开展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缓解地下水危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涝渍地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江平原沼泽化土地的涝渍现象,在试验区采取以“旱、稻、草”三元结构模式,实施明沟及暗管结合排水,进行以稻治涝,对草原涝渍地治理,效果明显.排出地表积水,降低了地下水位,改良了草原植被群落,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原有规划距今已过30年,远不能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结合新的形势,提出了重新编制三江平原综合规划的现实意义、目标设想及主要修编内容。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部,为低湿沼泽平原,总面积103,500km~2,是我国重点开发治理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三江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土,以及少量的黑土和碳酸  相似文献   
5.
《水利天地》2007,(7):20-21
黑龙江垦区遍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辖区遍及全省12个市69个县(市、区)。土地控制面积5.4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05万亩。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垦区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近年来,垦区上下提高认识,结合市场需求,全力推进灌溉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在凤翔灌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北县凤翔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北部。该工程始建于日伪时期,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建设,现已达到灌溉面积近2.6万亩的规模。渠道输水是萝北县凤翔灌区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很大,水的利用系数仅为47%,总干渠11.5公里全线通过砂层地段,漏水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20世纪50—60年代、70—80年代和90年代至今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调查对比,结果表明:低山丘陵区和平原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平原区还接受丘陵区的地下水侧向流补给及河水补给,排泄在早期以蒸发为主,后期以人工开采为主;三江平原地下水循环演化是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发生负均衡变化的,而在农业经济发展的90年代负均衡更加显著,形成了一些地下水超采区。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土壤因子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地表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过分饱和,形成了还原环境,土壤潜育层发育,腐殖质含量高。目前土壤因子出现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0~25cm)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差异。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容重和比重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却在不断变小,大部分土壤养分含量也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在开垦7年后下降了69.51%,15年后下降了72.96%,土壤全氮分别减少了58.59%和63.34%,有效氮减少了55.78%和75.31%,有效磷分别减少了45.67%和49.9%,有效钾则减少了43.71%和42.87%;然而,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全钾略有增长。弃耕5年后,土壤的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开垦15年的土壤增长了53.13%,全氮增长丁23.16%,有效氮增长了139.61%,有效磷、有效钾分别增长了14.19%和9.62%。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挠力河流域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建立了挠力河流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三维数学模型,并采用国际通用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进行求解.用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降水量和蒸发量,用Elman小波神经网络预报地下水开采量,实现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的耦合,建立了地下水确定性-随机耦合模型.采用该模型对2020年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位流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2020年挠力河流域地下水系统水位平均降深1.48 m,平均年降深0.1057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