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安庆市江堤丁马段的减压井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安庆市丁马段江堤测压管水位的实测资料分析减压井的减压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堤后盖重的布置原则以及堤后冒砂危险性大步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一类二阶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利用位势井族结合Galerkin方法通过构造问题的近似解得到了近似解的先验估计和收敛性,证明了整体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杂交泛函,将变系数位势问题在单元水平上转化为正交各向异性位势问题,近似认为材料性质在每个单元内保持不变,从而提出了基于完备解的Trefftz有限元模型.数值算例表明,所得结果与解析解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主坝0+250断面实测渗流量、测压管水位,分析了渗流量、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的关系及该断面位势分部情况,认为该坝段下游排水通畅,大坝心墙和坝基帷幕联合防渗效果较好,坝体的渗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应用》2011,(10):19
Han~ GND(HanGround)是HARTING浩亭用于位势均衡的创新型解决方案。该创新的连接器系列,首次在可插拔设计中应用接地系统。连接器在电气和系统布线的应用已有多年经验,技术亦渐趋成熟。该方案的优点是调试快,不出错。若在调试操作中,如一直连  相似文献   
6.
一维热传导问题时变边界上热通量重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Neumann边界条件的抛物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是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的一类经典问题.正问题是由已知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来求区域温度场的问题.如果边界条件不足,但给出了区域内部的一些额外信息,这样便构成了一类热通量重构的反问题.本文讨论了一维热传导问题时动边界上的热通量重构问题,借助于位势理论方法,引入密度函数,将反问题本质上转化为一类关于密度函数的具有弱奇性核的第一类Volterra积分方程,采用了Tikhonov正则化,在正则化参数的选取上采用了后验的模型函数方法,数值结果验证了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纳子峡水电站工程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建立了坝址区三维渗流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正常蓄水、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3种工况下坝体及坝基的稳定渗流场,获得了坝体和坝基的位势分布、坝体各分区的渗透坡降及渗透流量等。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种工况下坝体及坝基的渗流场符合一般规律,混凝土面板及防渗帷幕等组成的防渗系统可消减水头84%以上,其作用明显;混凝土面板及坝基防渗帷幕的渗透坡降较大,垫层、砂砾料区等的渗透坡降很小,坝体各分区的渗透坡降均小于材料的容许渗透坡降,大坝防渗排水系统的设计在技术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连锁经营方式在农资领域的运作发展,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农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智能服务要求。论文结合金色谷超市管理有限公司的全国范围的农资连锁网络,探讨了基于位势法的农资配送决策支持模型,并就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基础数据、模型的求解算法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设计等进行了论述。这种模型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全国范围的农资调配做出科学的、合理的整体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杨光华  姚捷  温勇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8):1496-1503
传统弹塑性理论下的关联流动模型用于岩土材料时,对更一般的本构关系的描述难以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土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存在非唯一性,这在理论和试验上都已得到证明。传统弹塑性理论是基于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具有唯一性的假设之上的,因而不论采用关联流动法则还是非关联流动法则,都难以较好地解决岩土材料本构关系的建模问题,有必要去发展新的理论。同时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土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不仅取决于总应力,也与应力增量是相关的,即表现出弹性应变的特性。在广义位势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塑性应变增量的分解准则,提出了考虑拟弹性塑性变形的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把传统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增量分解为具有弹性应变特性的拟弹性部分和纯塑性部分。拟弹性部分遵从弹性法则,并与应力增量有相同的方向,采用弹性模型表示;纯塑性部分遵从传统塑性理论的假设,方向具有唯一性,可以采用符合塑性理论的假设来建模。这样分解后建立的模型将更为合理和简便,又可以解决土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存在非唯一性的问题。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其可行性,对试验结果可得到效果更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型单剪仪进行粗粒料与混凝土接触面在混合土泥皮(膨润土中掺入水泥)条件下的剪切试验,揭示混合土泥皮条件下接触面的力学特性与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存在混合土泥皮时,接触面表现出明显的剪胀及应力-应变软化现象。峰值强度以及发生剪胀所对应的剪应变与法向应力大小有关,相同法向应力下,峰值强度所对应的剪应变滞后于产生剪胀的位置。为反映接触面的这一变形特性,基于广义位势理论,建立考虑剪胀以及应变软化的接触面弹塑性本构模型。利用塑性状态方程取代传统屈服面,采用分段函数,对剪应力与剪应变关系曲线和法向应变与剪应变关系曲线均用双曲线函数以及似正态函数分别进行拟合,从而确定模型中的各个参数。结合部分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剪应力与法向应变与试验值的误差分别在10.5%,12.7%以内,从而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