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和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ellular automaton-Markov,CA-Markov)模型3种方法进行耦合,建立流域生态健康预测模型。基于1990、2000、2010和2020年的资料,选用物元分析法、TOPSIS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信江流域生态健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0—2000年,信江流域生态健康状态为I等,处于"很健康"水平;2001—2010年,信江流域的生态健康状况持续恶化,达到V等,处于"病态"水平;但预测结果显示在21世纪20年代,信江流域健康得到改善并上升至Ⅲ等,达到"亚健康"水平,虽有所好转,但是仍需重视健康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利用信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泥沙站长系列水文样本资料,研究水土流失对河流泥沙变化规律的影响,分析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发展态势,并提出防治对策,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防洪、航运、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泥沙站网的合理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1973年至2010年的枯水期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江西省信江尾闾(东、西大河)及入湖区域进行了研究.得出1973年至2010年尾闾河道呈现向东北偏移的趋势;湖口的淤积主要发生在主河道左右两侧,并有逐渐向湖内延伸的趋势;冲淤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快速高效地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是实施流域生态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以信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提取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耦合,建立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对研究区2000-2021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长时序的监测评价。结果表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可以很好地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信江流域的RSEI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RSEI均值在0.60以上,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2017-2021年质量有所下降;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呈“南北优于中部、南部优于北部”的空间格局展现。  相似文献   
5.
信江位于江西省境内,流域广泛,水域便利,是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明清时期信江因其便捷的水运而商业活动频繁,往后随着商业活动的日渐繁盛,加之海禁政策的颁布,使得信江成为沟通国内南北方贸易的交通要道,横跨中、蒙、俄的万里茶道也从这里开始.由于其商业活动的繁盛,信江流域渐渐成为当时江西传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通过相应的交通分析、水文分析、高程分析所得的聚落分布特征,能更好地完善对信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胡林凯  傅玲  吴苏青  万莹 《广东化工》2023,(20):140-142
为持续改善信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文章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个方面对流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梅港站多年洪水流量水位关系,得出信江尾闾相同洪水流量下水位逐年抬高的结果,通过方案比较选择了信江尾闾整治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信江流域近10年来,共发生7次大的洪水,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200亿元以上,尤以“98.6”洪水灾害损失惨重,就信江洪灾成因及治理对策,从地理、水工程、水土保持、河道清障及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文玲  李宝勇 《中国园林》2023,39(10):131-137
信江书院位于信州城外黄金山北麓,临溪环山,因山而构,为典型的城郊山地风景型书院园林。嘉庆十五年(1810年),王赓言于信江书院中部增设2处公共风景点——“梅庭铺月”和“石磴梯云”,书院开始兼具公共园林之性质;同治五年(1866年),钟世桢向书院东部扩建,增建3处书斋庭院,空间类型更为丰富,园林格局基本定型。现两景点均已毁,书院面积大幅缩减,昔日盛况也不复存在。结合古代文献及图像分析、遗址测绘、推理演绎复原清代同治时期信江书院园林平面布局,从书院山水环境、空间布局、景致风貌、景境构建4个角度展开剖析,有助于深刻认识清中后期(1781—1866年)信江书院这一经典园林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代信江书院园林是一种典型的山地园林与传统文化景观,其园林景观中存在一种程式化、类型化的特征。本文先对清同治《信江书院图》中园林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完成传统图绘的转译,以求还原古代信江书院文化景观形态。其次基于图式语言理论,以字、词、词组、句式的方式进行景观图式语言提取,剖析其图式中所含的文化寓意、空间关系和结构逻辑,寻找其中蕴含的文化原型与景观范式。再通过分析信江书院园林景观语法规则诠释古人景观营造意图和设计方法。最后并通过分析信江书院园林景观语境表达研究书院所蕴含的文化结构。该研究对于传统文化景观的传承借鉴以及当代的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亦为当代的传统地方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