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3篇
  免费   977篇
  国内免费   763篇
电工技术   1841篇
综合类   1190篇
化学工业   1091篇
金属工艺   464篇
机械仪表   714篇
建筑科学   1008篇
矿业工程   330篇
能源动力   706篇
轻工业   694篇
水利工程   1179篇
石油天然气   489篇
武器工业   119篇
无线电   16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7篇
冶金工业   473篇
原子能技术   191篇
自动化技术   1981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528篇
  2014年   949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1018篇
  2011年   981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952篇
  2008年   1227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lanning》2018,(3):101-103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并经过12个月以上定期复查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配戴普通近视框架眼镜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配戴前及配戴6、10、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配戴前与配戴6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0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儿童的裸眼视力,改善调节滞后,并促进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2.
功率平衡法的网络化公式是以电磁拓扑学和统计电磁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大尺寸系统电磁效应的系统级评估方法。利用全波仿真的方法验证了功率平衡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波音747-8客舱的品质因数和屏蔽效能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具有快速便捷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核动力工程》2015,(6):109-114
针对数字化后主控室操纵员执行规程时不同数字化特征下的监视任务的失误率和平均执行时间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电厂实地考察、操纵员访谈,进而设计相关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颜色类监视失误概率为1.71×10~(-3),数字类监视失误概率为1.57×10~(-3),但监视目标物理形态对监视失误率没有显著影响;二类任务越复杂(导航次数越多),平均执行时间越大,导航次数为3次时显著小于1次和2次时的监视失误率;不同监视目标数量下的监视失误率及平均执行时间结果差异显著,监视目标数量越多,监视失误率越大,平均执行时间越长,即监视可靠性越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PFC的作用及目的,采用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设计了以ds PIC30F3010芯片为控制核心的Boost PFC硬件电路结构框图,并阐述了具体工作原理及过程,并给出PFC数字设计的系统结构图和传递函数结构图。  相似文献   
5.
6.
7.
8.
《核动力工程》2015,(4):111-114
装卸料机作为压水堆核电厂燃料装卸与贮存系统(PMC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堆芯定位试验是进行堆芯首次装料的前提,也是机组换料的保障。单点定位法是目前国内压水堆机组装卸料机堆芯定位试验普遍使用的方法。某核电厂装卸料机用单点定位法进行堆芯定位试验时,部分位置出现模拟燃料组件与堆内构件围板磕碰问题。提出四点定心平均步长堆芯定位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磕碰问题,并比较分析单点定位法和四点定心平均步长法之间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