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7篇
石油天然气   2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油化工》2019,48(11):1157
采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自发渗吸实验,并对表面活性剂改善岩石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的能力好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且在岩心中的自发渗吸效果最好,这是由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的机理为离子对形成机理,强于阳离子的吸附机理;接触角是决定渗吸能否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接触角小于70°时渗吸才能发生;界面张力影响渗吸速度和最终采出程度,对于渗透率为1 mD的岩心,最佳界面张力为10~(-1) mN/m。  相似文献   
2.
分析高Cr合金钢穿孔过程出现的毛管内螺旋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分析认为:钼顶头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磨损及顶头尾部规圆段长度较短,是毛管产生内表面螺旋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穿孔顶头形状,如缩短钼顶头穿孔锥长度、减小顶头穿孔锥角度等,可增加顶头耐磨程度,从而减轻穿孔后毛管内螺旋痕迹,提高穿孔毛管质量和钼顶头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T2分布进行岩石孔隙结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48  
测井地层评价的基本任务除了要研究储层参数外,还要研究岩石孔隙结构。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和出现和应用,为测井解释研究孔隙结构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研究泥质砂岩岩心核磁共振T2分布与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二者之间的相互计算方法,从而为利用T2分布进行岩石孔隙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8~ 333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 ,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 ,关键是确定 T2 与 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 T2与 Pc 的转换过程中 ,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 ,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文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客观地确定 T2 与 Pc之间的转换系数 ,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文方法 ,对 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做出了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 T2 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 ,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岩心 NMR 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优势 ;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 ,岩心的 NMR T2 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 ,油气的弛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 ,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全部 6块岩心中 ,T2 与 Pc 的转换系数位于 2 5 0 0~ 4 0 0 0μs· MPa之间。  相似文献   
5.
曹萍 《天津冶金》2003,(1):27-28,31
介绍了用Φ76mm穿孔机组生产Φ63mm毛管的设备概况及其改进。改进后,Φ76mm穿孔机组增加了产品范围为后面的冷技工序减少了拉拔道次,从而降低了Φ51mm以下冷拔管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用进汞和退汞毛管压力资料计算相对渗透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种理想岩石孔隙结构模型和流体在水平圆管中层流流动的理论,利用岩石进汞和退汞毛管压力资料推导出计算岩石渗透率的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岩石的润湿性和饱和历史,推导出计算相对渗透率的公式,为油田开发设计和油气采收率预测中相对渗透率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实例计算表明,用该公式计算的相对渗透率和实测的相对渗透率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SSI公司研制的COMPN模拟软件对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一种重要的开采机理 吸渗排油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一个基质岩块为四周裂缝所包围时.在驱动压力和毛管压力的不同平衡(驱动压力和毛管压力的相对大小)关系下的水驱油采收率和水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全国1988年底约有四分之一的已探明储量未动用。这部分储量渗透率低,产量低。目前,石油工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后备资源不足,动用这部分储量是“八五”期间增加可采储量减缓油田产量总递减的战略措施。我们河南油田这样的低品位储量有:张店、东庄、北马庄油田。今后为缓产量递减速度,势必要动用这些低产油田。开发好这种油田,需要一条真实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做好开发预测。而现有的处理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没有考虑毛细管效应,对于高渗秀率油田是可行的,但对于低渗透油田、毛细管效应较大,不可忽略。因此,现使用的方法就不适应了。F.clvan和E.C.Donaldson给出了考虑毛管效应时处理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更换原有的试验工艺流程,只是在处理资料时,用新的公式和方法。因此,该方法比较方便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ickett图上绘出毛管压力常数、传输速度、孔喉半径以及自由水面以上高度线。综合利用这些属性可确定流动单元和储集层,并阐明了地质学、岩石物理学和油藏工程问的重要关系。流动(或水力)单元与储集层的概念在过去几年里已相当成功地用于石油工业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输速度K/φ可用于许多确定流动单元的实例中。井问流动单元的关系有助于确定储集层和预测储层性能。研究表明,对传输速度K/φ为常数的地层,有效孔隙度与真电阻率的Pickett交汇图为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直线。直线的斜率与孔隙度指数m、含水饱和度指数n、和绝对渗透率方程中的常数有关。通过这些直线,可直接确定每一类流动单元在任意含水饱和度下的毛细管压力和孔喉半径。含水饱和度65%时的孔喉半径与Winland的r35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以前发表的文献中没公开发表过此方法。画出K/φ常数曲线,可在Pickett图上绘出完整的毛细管压力曲线,包括束缚水饱和度和非束缚水饱和度的区域。以前用于确定给定层段绝对渗透率的经验方法是假设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本文介绍了一种确定绝对渗透率的方法,它适用于层段含可动水的情况。我们通过Cdorado东南部Sorrento地区的Morrow砂岩资料和Dokoto北部Little Knife地区Mission Canyon组的碳酸盐岩资料为例说明此技术的应用情况。我们认为,流动单元可通过单对数坐标的Pickett图、毛细管压力、孔喉半径和Winland r35值一体化确定。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水驱油效率主要因素--孔隙分布的均质程度出发,以描述均质程度的毛管压力曲线几何形状系数C和微观均质系数α为主要标准,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珠江口盆地主要砂岩油田储集岩进行分类研究。分出4类储集岩。盆地内各砂岩油田储集岩孔隙分布均质程度高,分选性好,I类储集岩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